第40章 柳下仙踪
第40章 柳下仙踪
阿虎听他们坎坷的故事正在百般难过,看周鸳鸳如此意志,赶紧替罗月止申辩,粗声叫道:
“小娘子不要怕!我们少东家同他们不是一类人!绝不是那样的王八蛋!他心再好不过了,你快把琴弦放下!”
罗月止却不拦,叫阿虎不要大声嚷嚷。
罗月止笑道:“小娘子警惕我是对的。倘若经历此番种种,仍然对一眼初见之人毫无试探、坦诚以待,便枉费了你父母和阿翁百般照料保护的心思。亦弹不出那样的曲调。”
周鸳鸳听到他这样说,才慢慢放下了手中的琴弦,哽咽跪在地上:“多谢……多谢郎君理解。郎君坦荡。”
“二位对我坦诚以待,我自然也要拿出诚意。”罗月止道,“承蒙信任,这单生意我接了。”
周鸳鸳破涕为笑,赶紧去扶爷爷:“阿翁!阿翁!郎君说可以救我们……”
周老丑感激无以言表:“多谢、多谢罗郎君……”
“两位都坐过来吧。离那么远说话不方便。”罗月止笑着招呼他们。
老幼二人推脱不下,只得谢过,与罗月止坐在同一张桌边。
周老丑面露难色:“罗郎君仁德,我们却不能再不懂规矩。可现下的确没有那么多银钱,这可如何是好?”
“老翁莫慌。我们可换个法子来合作。”罗月止说道。
“我第一次涉足茶行,何时能帮你们将名声做起来,我现下没底,不如这样:我作为广告人,协助你们推广茶坊生意半年时间,半年期间内,茶坊所有宣传、扬名之章程都交给我来办。我自此入个股,不要定数佣金,只要茶坊每月盈利的两成,半年期满后方止。”
“这样以来,柳井巷茶坊能够正常周转。倘若茶坊以后生意蒸蒸日上,我也能与你们一荣俱荣。这样彼此的利益便捆绑在一起,我若起歹心,便是把自己也害了,一分钱挣不到,你们看如何?”
周鸳鸳同周老丑对视一眼,都面露难色:“可我们茶坊现在并不能挣到仨瓜俩枣,那岂不是让罗郎君吃亏了,这样的事,我们不愿意做。”
罗月止又笑道:“这不正是我努力的动力吗?帮你们把生意做起来,我自然就赚到钱了……还是你们其实并不信任我,觉得我口出狂言,无法帮你们转危为安?”
周鸳鸳赶紧道:“不敢这么想……”
周老丑看罗月止坚持,犹豫片刻后,还是感激地答应了下来。翌日,他便直接带着孙女去罗氏书坊,当场签订下契子。
罗月止询问了很多他们之前的经营细则,尤其着重问了周鸳鸳的很多事。两人无所不答。
罗月止心里已经有了主意,便叫他们三日之后再来一次,把经营推广的章程说给他们听。
周鸳鸳听完罗月止整套无比缜密大胆的章程,惊讶地睁大了眼睛:“罗郎君……这、这能行得通吗?”
“自要小娘子信我,就能行得通。”罗月止道。
他又问:“如此行事,还需要小娘子经常在茶坊中弹奏七弦琴,你可愿意?如果不愿见人,直接在茶坊二楼躲着不出来也可以,添加一份神秘也是好事。”
“我母亲虽不叫我做官妓,却没说过不叫我弹琴。”周鸳鸳道,“我不愿以色侍人,却不代表什么都不愿意做,该我出的力,我一分都不会少。不能把事情都交给阿翁和罗郎君去做,自己躲在后面做娇小姐,这并不是我的性情。”
周老丑听她此言,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为好。
罗月止感叹:“小娘子纤纤弱质,胸中却有一股坚韧意气,实在叫人钦佩。既然如此,我便翘首以盼你的仙音了。”
周鸳鸳不说话了,抿着嘴,被夸得有点脸红。
罗月止又道:“二位不必害怕,我会派几名年轻长工去茶坊帮忙,倘若有闹事的出言不逊,即可作为帮手,绝不会让周小娘子受到伤害。”
周老丑连连点头,称赞罗月止思虑周全。
“到现在还客气甚么。那我们便按照计划准备起来吧。”罗月止笑道,“如果不出我所料,十日之内,咱们柳井巷茶坊的生意便可见大变化。”
近日东京,百姓们常听人念起一个故事,还有瓦子说书人传颂,叫做《柳井巷寻仙记》。
讲的是前朝年间,有一位科举落第的书生,盘缠用尽,郁郁成疾,只能孤身在东京流浪。一天下午,他旧疾复发,又因为太过炎热而昏昏沉沉,辗转寻找阴凉,误打误撞进入了一条名叫柳井巷的狭长小巷当中。
正在迷茫不知何处去的时候,书生听到巷子深处有琴音传来,如泣如诉,如梦似幻,仿佛一阵清风吹散酷暑。
书生闻声前去查看,只见一座小茶坊,屋舍间飘散出清冽茶烟,闻之而精神通透。他走进茶坊,只见袅袅青烟中坐着一位青衣娘子抚琴,美轮美奂,仿若仙子。
他此刻正是中暑到奄奄一息,忍不住向仙子讨要了一杯茶。仙子柔荑素手为他送上一盏茶水,谁知喝下去之后暑气尽散,仿佛饮下的是观音大士玉净瓶中的甘露。
书生大惊大喜,忙问躬身行礼问仙子姓名,仙子却说此间缘了,请书生刻苦读书,他日定能金榜题名。
书生眼前一花,再反应过来的时候,他已经身处在柳井巷安静的小路之中。
书生胸中郁结尽散,神清气爽,功课一日千里,一年后果真金榜提名,荣做天子门生。
他感激当日那位仙子的功德,带上财宝礼物,循着记忆中的路回到巷陌深处。
只见茶坊仍在,仙子却不见了踪迹,她垂坐抚琴的地方,只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柳树,清风拂过,柳枝相互敲击,仿佛她指尖的铮铮琴音……
有诗为正:柳井巷中有柳仙,弦音常萦梦魂间。羊肠曲径通幽处,但见琴茶桃花源。
这美好又奇异的故事不知从何而来,若去细查,好像和一张年画似的纸页有关。
有人有幸收藏到了一张,此页纸正面是一副柳下美人图,美人坐在柳树下弹七弦琴,衣带当风飘飘欲仙,画工之美无可挑剔,而画上提的正是故事当中的那首诗。
“柳井巷中有柳仙……”人们琢磨着这句话,真的在东京南边横桥子找到了一个叫做柳井巷的地方。这里没什么人住,远离横桥子闹市,正有故事里幽然清玄的神秘意味。
他们往柳井巷一路深入,愈发觉得僻静清幽,好像的确比外头凉快了不少!
走了一里多远,豁然开朗,眼前真的有一座古拙幽静的小茶坊,坊院中一棵千丝万绦的古柳,微风拂过,飒飒成声。
客人大惊,朝迎来的老翁询问柳仙与仙茶之事。
老翁点头,请客人稍后,片刻从坊中捧出饮子和茶点。
客人只闻到一股清凉茶香从鼻腔中顺流而上,在体内化为一阵冰镇幽泉缓缓流淌,将方才行走一里之远的劳累燥热一扫而空。
茶水饮罢,客人无一不惊叹这果真是仙茶!
正在此时,只听不知从何处传来七弦琴曲,悠远沉静,在这样遗世古朴的深巷院落中,仿若仙音自高天九霄潺潺而下,妙不可言。
“柳仙是真的……是真的有柳仙……”客人喃喃不成句。
却见三曲弹罢,从坊中走出一名青色衣裙的小娘子,玉颜花容,恰有仙姿。
客人连忙问她是否就是柳仙。
她向客人行礼,摇摇头,自言并非是仙而是人。她本是寿州茶田女,经过无数辗转,同阿翁逃命来到东京,在此开办茶坊营业。
其中艰难坎坷,尽数与客人娓娓道来。
客人听她身世如此坎坷,这茶坊琴音又这样飘渺遗世,不由为她潸然泪下。
小娘子柔弱如柳,却照顾着阿翁一路北上,不知道吃了多少苦!谁听了不对她产生哀痛惋惜之心?
客人感慨万分,说小娘子不必挂怀,如今既从头再来,自当好好生活。
你的琴技飘然若仙,你家阿翁的茶水更是如同琼浆甘露。整个东京城好茶好琴之人有百十万之多,你们这里又额外的僻静古朴,再舒适不过,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!
……
“这些都是月止一个人经营出来的?”王仲辅摇头赞叹,“环环相扣,精妙绝伦。”
罗月止笑答:“故事是闲汉传播出去的,话本是说书人登台表演的,首批寻仙客人是差人运作的……但现在柳井巷茶坊中的客人,可不是我安排的商托。”
罗月止继续道:“需得是周老翁的茶真的好、周小娘子的琴真的妙,我这广而告之的计谋才能运作下去,让茶坊名气越来越大。”
“水有源头方可流长。月止的意思我明白。”王仲辅扇风,“只是我们这么排队,何时能进茶坊去……”
他们如今身处在柳井巷中,慕名而来的白衣学子已然排起了队,数到队尾足足有十余人之多。罗月止是这样设计的,就算不能进茶坊,学子也可在外头听琴,或领上一杯茶水消暑。
“仲辅莫急,咱这里是有名笺的,不必排队,直接进去就行。”罗月止笑眯眯,双指间夹着一枚柳叶花笺,上书今天的日期,代表已经有了预定。
“果真是占了股的东家,就是会给自己找便宜。我听闻如今想淘换来这一张柳井巷茶坊的花笺,都要起码十两银子呢!”王仲辅笑道。
他跟着罗月止,终于进入了这段时间在半个东京都小有名气的柳井巷茶坊。
进入茶坊,果真像传闻所说颇具古意,虽没甚么名贵的挂画摆件,但自有悠然野下的田园气质,清茗弦音,僻静清幽,用来躲暑再合适不过。
时人以读书为上等,自然也尤为倾慕陶潜、谢灵运清玄不可名状的意趣。
他们在亭台高阁之中待久了,正是索然无味,此番幸可“复得返自然”。
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”王仲辅扇赞叹,“横桥子闹市之外,能有这样一处僻静隐逸之所,可不就是你诗里所写的:羊肠曲径通幽处,但见琴茶桃花源么。”
“仲辅说的没错,所谓《柳井巷寻仙记》,既都有了柳,五柳先生不也是个柳字吗。”罗月止笑着看他,“你再仔细瞧瞧,还能看出甚么来?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阿虎听他们坎坷的故事正在百般难过,看周鸳鸳如此意志,赶紧替罗月止申辩,粗声叫道:
“小娘子不要怕!我们少东家同他们不是一类人!绝不是那样的王八蛋!他心再好不过了,你快把琴弦放下!”
罗月止却不拦,叫阿虎不要大声嚷嚷。
罗月止笑道:“小娘子警惕我是对的。倘若经历此番种种,仍然对一眼初见之人毫无试探、坦诚以待,便枉费了你父母和阿翁百般照料保护的心思。亦弹不出那样的曲调。”
周鸳鸳听到他这样说,才慢慢放下了手中的琴弦,哽咽跪在地上:“多谢……多谢郎君理解。郎君坦荡。”
“二位对我坦诚以待,我自然也要拿出诚意。”罗月止道,“承蒙信任,这单生意我接了。”
周鸳鸳破涕为笑,赶紧去扶爷爷:“阿翁!阿翁!郎君说可以救我们……”
周老丑感激无以言表:“多谢、多谢罗郎君……”
“两位都坐过来吧。离那么远说话不方便。”罗月止笑着招呼他们。
老幼二人推脱不下,只得谢过,与罗月止坐在同一张桌边。
周老丑面露难色:“罗郎君仁德,我们却不能再不懂规矩。可现下的确没有那么多银钱,这可如何是好?”
“老翁莫慌。我们可换个法子来合作。”罗月止说道。
“我第一次涉足茶行,何时能帮你们将名声做起来,我现下没底,不如这样:我作为广告人,协助你们推广茶坊生意半年时间,半年期间内,茶坊所有宣传、扬名之章程都交给我来办。我自此入个股,不要定数佣金,只要茶坊每月盈利的两成,半年期满后方止。”
“这样以来,柳井巷茶坊能够正常周转。倘若茶坊以后生意蒸蒸日上,我也能与你们一荣俱荣。这样彼此的利益便捆绑在一起,我若起歹心,便是把自己也害了,一分钱挣不到,你们看如何?”
周鸳鸳同周老丑对视一眼,都面露难色:“可我们茶坊现在并不能挣到仨瓜俩枣,那岂不是让罗郎君吃亏了,这样的事,我们不愿意做。”
罗月止又笑道:“这不正是我努力的动力吗?帮你们把生意做起来,我自然就赚到钱了……还是你们其实并不信任我,觉得我口出狂言,无法帮你们转危为安?”
周鸳鸳赶紧道:“不敢这么想……”
周老丑看罗月止坚持,犹豫片刻后,还是感激地答应了下来。翌日,他便直接带着孙女去罗氏书坊,当场签订下契子。
罗月止询问了很多他们之前的经营细则,尤其着重问了周鸳鸳的很多事。两人无所不答。
罗月止心里已经有了主意,便叫他们三日之后再来一次,把经营推广的章程说给他们听。
周鸳鸳听完罗月止整套无比缜密大胆的章程,惊讶地睁大了眼睛:“罗郎君……这、这能行得通吗?”
“自要小娘子信我,就能行得通。”罗月止道。
他又问:“如此行事,还需要小娘子经常在茶坊中弹奏七弦琴,你可愿意?如果不愿见人,直接在茶坊二楼躲着不出来也可以,添加一份神秘也是好事。”
“我母亲虽不叫我做官妓,却没说过不叫我弹琴。”周鸳鸳道,“我不愿以色侍人,却不代表什么都不愿意做,该我出的力,我一分都不会少。不能把事情都交给阿翁和罗郎君去做,自己躲在后面做娇小姐,这并不是我的性情。”
周老丑听她此言,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为好。
罗月止感叹:“小娘子纤纤弱质,胸中却有一股坚韧意气,实在叫人钦佩。既然如此,我便翘首以盼你的仙音了。”
周鸳鸳不说话了,抿着嘴,被夸得有点脸红。
罗月止又道:“二位不必害怕,我会派几名年轻长工去茶坊帮忙,倘若有闹事的出言不逊,即可作为帮手,绝不会让周小娘子受到伤害。”
周老丑连连点头,称赞罗月止思虑周全。
“到现在还客气甚么。那我们便按照计划准备起来吧。”罗月止笑道,“如果不出我所料,十日之内,咱们柳井巷茶坊的生意便可见大变化。”
近日东京,百姓们常听人念起一个故事,还有瓦子说书人传颂,叫做《柳井巷寻仙记》。
讲的是前朝年间,有一位科举落第的书生,盘缠用尽,郁郁成疾,只能孤身在东京流浪。一天下午,他旧疾复发,又因为太过炎热而昏昏沉沉,辗转寻找阴凉,误打误撞进入了一条名叫柳井巷的狭长小巷当中。
正在迷茫不知何处去的时候,书生听到巷子深处有琴音传来,如泣如诉,如梦似幻,仿佛一阵清风吹散酷暑。
书生闻声前去查看,只见一座小茶坊,屋舍间飘散出清冽茶烟,闻之而精神通透。他走进茶坊,只见袅袅青烟中坐着一位青衣娘子抚琴,美轮美奂,仿若仙子。
他此刻正是中暑到奄奄一息,忍不住向仙子讨要了一杯茶。仙子柔荑素手为他送上一盏茶水,谁知喝下去之后暑气尽散,仿佛饮下的是观音大士玉净瓶中的甘露。
书生大惊大喜,忙问躬身行礼问仙子姓名,仙子却说此间缘了,请书生刻苦读书,他日定能金榜题名。
书生眼前一花,再反应过来的时候,他已经身处在柳井巷安静的小路之中。
书生胸中郁结尽散,神清气爽,功课一日千里,一年后果真金榜提名,荣做天子门生。
他感激当日那位仙子的功德,带上财宝礼物,循着记忆中的路回到巷陌深处。
只见茶坊仍在,仙子却不见了踪迹,她垂坐抚琴的地方,只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柳树,清风拂过,柳枝相互敲击,仿佛她指尖的铮铮琴音……
有诗为正:柳井巷中有柳仙,弦音常萦梦魂间。羊肠曲径通幽处,但见琴茶桃花源。
这美好又奇异的故事不知从何而来,若去细查,好像和一张年画似的纸页有关。
有人有幸收藏到了一张,此页纸正面是一副柳下美人图,美人坐在柳树下弹七弦琴,衣带当风飘飘欲仙,画工之美无可挑剔,而画上提的正是故事当中的那首诗。
“柳井巷中有柳仙……”人们琢磨着这句话,真的在东京南边横桥子找到了一个叫做柳井巷的地方。这里没什么人住,远离横桥子闹市,正有故事里幽然清玄的神秘意味。
他们往柳井巷一路深入,愈发觉得僻静清幽,好像的确比外头凉快了不少!
走了一里多远,豁然开朗,眼前真的有一座古拙幽静的小茶坊,坊院中一棵千丝万绦的古柳,微风拂过,飒飒成声。
客人大惊,朝迎来的老翁询问柳仙与仙茶之事。
老翁点头,请客人稍后,片刻从坊中捧出饮子和茶点。
客人只闻到一股清凉茶香从鼻腔中顺流而上,在体内化为一阵冰镇幽泉缓缓流淌,将方才行走一里之远的劳累燥热一扫而空。
茶水饮罢,客人无一不惊叹这果真是仙茶!
正在此时,只听不知从何处传来七弦琴曲,悠远沉静,在这样遗世古朴的深巷院落中,仿若仙音自高天九霄潺潺而下,妙不可言。
“柳仙是真的……是真的有柳仙……”客人喃喃不成句。
却见三曲弹罢,从坊中走出一名青色衣裙的小娘子,玉颜花容,恰有仙姿。
客人连忙问她是否就是柳仙。
她向客人行礼,摇摇头,自言并非是仙而是人。她本是寿州茶田女,经过无数辗转,同阿翁逃命来到东京,在此开办茶坊营业。
其中艰难坎坷,尽数与客人娓娓道来。
客人听她身世如此坎坷,这茶坊琴音又这样飘渺遗世,不由为她潸然泪下。
小娘子柔弱如柳,却照顾着阿翁一路北上,不知道吃了多少苦!谁听了不对她产生哀痛惋惜之心?
客人感慨万分,说小娘子不必挂怀,如今既从头再来,自当好好生活。
你的琴技飘然若仙,你家阿翁的茶水更是如同琼浆甘露。整个东京城好茶好琴之人有百十万之多,你们这里又额外的僻静古朴,再舒适不过,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!
……
“这些都是月止一个人经营出来的?”王仲辅摇头赞叹,“环环相扣,精妙绝伦。”
罗月止笑答:“故事是闲汉传播出去的,话本是说书人登台表演的,首批寻仙客人是差人运作的……但现在柳井巷茶坊中的客人,可不是我安排的商托。”
罗月止继续道:“需得是周老翁的茶真的好、周小娘子的琴真的妙,我这广而告之的计谋才能运作下去,让茶坊名气越来越大。”
“水有源头方可流长。月止的意思我明白。”王仲辅扇风,“只是我们这么排队,何时能进茶坊去……”
他们如今身处在柳井巷中,慕名而来的白衣学子已然排起了队,数到队尾足足有十余人之多。罗月止是这样设计的,就算不能进茶坊,学子也可在外头听琴,或领上一杯茶水消暑。
“仲辅莫急,咱这里是有名笺的,不必排队,直接进去就行。”罗月止笑眯眯,双指间夹着一枚柳叶花笺,上书今天的日期,代表已经有了预定。
“果真是占了股的东家,就是会给自己找便宜。我听闻如今想淘换来这一张柳井巷茶坊的花笺,都要起码十两银子呢!”王仲辅笑道。
他跟着罗月止,终于进入了这段时间在半个东京都小有名气的柳井巷茶坊。
进入茶坊,果真像传闻所说颇具古意,虽没甚么名贵的挂画摆件,但自有悠然野下的田园气质,清茗弦音,僻静清幽,用来躲暑再合适不过。
时人以读书为上等,自然也尤为倾慕陶潜、谢灵运清玄不可名状的意趣。
他们在亭台高阁之中待久了,正是索然无味,此番幸可“复得返自然”。
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”王仲辅扇赞叹,“横桥子闹市之外,能有这样一处僻静隐逸之所,可不就是你诗里所写的:羊肠曲径通幽处,但见琴茶桃花源么。”
“仲辅说的没错,所谓《柳井巷寻仙记》,既都有了柳,五柳先生不也是个柳字吗。”罗月止笑着看他,“你再仔细瞧瞧,还能看出甚么来?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