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    登陆    用户注册
笔趣阁 > 开局讲聊斋,我吓死全网粉丝 > 第238章:绣口一吐,就半个盛唐。(求订阅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8章:绣口一吐,就半个盛唐。(求订阅)

第238章:绣口一吐,就半个盛唐。(求订阅)

    第239章绣口一吐,就半个盛唐。
“哥们,明天我们去文天祥墓。”
“去文天祥墓做啥,好像文天祥墓也不大。”
“难道你没刷到江宁老师讲文天祥的吗?”
“没有,怎么了?”
“要不你现在刷吧……嗨,不要了,反正今天你也没事,跟着我。”
“算了吧,之前我去过文天祥墓,没啥好看的,就光突突一个墓在那里。”
“别废话了,今天跟着我,绝对不会后悔。”
一把将朋友给拉到车里,两人直奔文天祥墓。
“我靠,你这……”
被友人拉进了车里,这位朋友吐槽的说道。
一个小时之后。
两人来到了文天祥墓。
文天祥墓在白鹭洲书院不远。
可虽然不远。
相对于白鹭洲书院,白鹭洲书院好歹是一个旅游景区,里面打造的还可以。
哪怕一些人对于白鹭洲书院没有太多了解,但做为一个景区,欣赏一下风景也是不错的。
可文天祥墓就真的是光凸凸一个墓在那里。
不说没有什么可看的,不了解其中的,还觉得有一些吓人。
正当这位朋友又准备吐槽时。
他却是看前方,却是黑压压一片,无数人都在那里。
“我去,怎么这么多人?”
“你说呢?”
“他们在干啥?”
“下了车你就知道了。”
两人下了车。
隔着老远,一阵阵读书声却是传来。
“好像他们在背诗?”
“是。”
“背的什么诗?”
“你仔细听好了。”
“你这家伙。”
越走越近。
前方的读书声不断的传入到这位朋友耳中。
虽然没有完全的听清。
但这声音却让这位朋友内心一凛。
只是瞬间。
他仿佛回到了小时一般。
而待真正的听清楚时,这位朋友却是激动的叫了出来。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……好,这首诗太好了。”
“那啥,哥们,这首诗谁写的,之前我怎么没读过呢。”
“你当然没读过,这是文天祥在死前写的。”
“可……”
“别吵,听……”
朝着这位朋友做了一个手势。
接着。
这朗读声又一变。
随即,耳内却是传来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行……”
【顾此耿耿在,仰视浮云白。
悠悠我心悲,苍天曷有极。
哲人日已远,典刑在夙昔。
风檐展书读,古道照颜色。】
在另一边。
有一些拿着手机直播的朋友,他们却是搬运过江宁之前讲的故事:“某日,忽必烈召见文天祥,对他说。你有什么愿望?文天祥回答,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,身为宰相,哪能侍奉二姓,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。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,急忙挥手要他退去。有人建议答应文天祥的要求,忽必烈同意,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,但文天祥已经遇害。”
耳边一边是读书声,一边是其他人士的解释。
这位朋友这会儿终于明白,为什么他的朋友要拉他来到这里了。
还要说什么吗?
听听这一些诗句,哪怕你什么也不知道,你只要多听一下这一些朗读声,这都是对于心灵的洗礼。
“各位朋友,这里就是文天祥墓了。据江宁老师说,临刑时,文天祥从容不迫,对狱中吏卒说:我的事完成了。随后,文天祷向南方跪拜后,他从容就义,终年四十七岁。几天后,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,发现他的面色如同生者一般,刑场上出现十位江南义士,他们冒死来为文天祥办理后事。在遗体的衣带间,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篇附有序言的赞:
吾位居将相,不能救社稷,正天下,军败国辱,为囚虏,其当死久矣!顷被执以来,欲引决而无间,今天与之机,谨南向百拜以死。其赞曰: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宋丞相文天祥绝笔。”
其他一些主播,亦是拿着手机,一边直播,一边向众人解释。
而这会儿。
文天祥墓已经人潮云涌。
但哪怕如此,一波又一波人流,仍是不断的往这里赶。
“老婆,赶紧来文天祥墓。”
“啊。”
“啊什么啊,将孩子也带过来。”
“去那里做什么?”
“别废话,快点。”
“快什么快啊,我在逛街。”
“逛什么街,给我把孩子带到这里来。你再逛街,老子休了你。”
“你敢。”
“你试试。”
“你个天杀的,老娘跟你20年,你竟然这样对我,这日子没法过了。”
“别说这些,来不来。”
“来,老娘现在就来……”
拍的一声,这位朋友将电话给挂了。
另一边。
无数家长,朋友,一众游客……亦是在一众人士的通知之下,纷纷前来文天祥墓。
哪怕他们来到之后,亦发现文天祥墓这里似乎啥也没有。
但是。
当他们听到这一些读书声后。
每个人来到这里之后,都是无比圆满的回去了。
并且。
在回去之时,那天地之间的正气,以及【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】的意志,却是充满着所有人的脑海。
……
“其实除了文天祥之外,另两位也是令人佩服。”
江宁在吉安之行,可谓是获得圆满的成功。
文天祥最后三年在狱中的经历,也通过江宁,让亿万人士知晓。
当然。
还有文天祥留下来的两首诗。
不过。
江宁讲完文天祥却并没有结束,几天之后,江宁再次开了直播。
“江宁老师,另外两人是?”
“一个叫做陆秀夫,另一位叫做张世杰,他们与文天祥,也被人们称之为宋末三杰。”
是的。
南宋虽然软弱,但在他快要灭亡的时候,却是硬了一回。
虽然这个硬是以死为代价。
但这也证明着,宋人的风骨依然存在。
“陆秀夫与文天祥一样,当时南宋被蒙古不断的入侵,很多的一些大臣或投降,或反叛,但陆秀夫没有。当时临安已经沦陷,恭帝被抓走,一众大臣基本上反判了。不过,陆秀夫却是拥立赵继承帝位,改国号为景炎。只是蒙军并没有放过他们,一路追杀陆秀夫与小皇帝赵。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