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    登陆    用户注册
笔趣阁 > 修仙,从长生不死开始 > 第357章御楚二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7章御楚二策

第357章御楚二策

    江夏,宁军大营。
“都看看吧,杨景和上官明打的是什么战!”
议事厅内,沉丘将手中从南北前线传回来的战报摔在地上,满脸的怒色:“朕将大军与国事托付给他们两个,委以方面之任,可谓恩宠已极。
可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吗?
杨景丢城失地,上官明损兵折将,朕的二十万兵马,被楚贼打的丢盔卸甲,江北岭南两处战场糜烂,他们对得起朕吗?”
厅内下方,左右站立着宁国的文武将官,此时看着自家陛下那愤怒的脸,还有摔在地上的战报,一个个不由浑身一颤,俱都垂下了头不敢说话。
唯有白义安见此,心中不由叹了口气。
他没像其他人那样龟缩,而是上前两步,捡起地上战报。
微微瞥了一眼,条件里面内,容果然与自己收到的消息一样,心中不由更加苦涩。
但眼下,可不是追责前线大将的时候。
随着南北两处战事的崩坏,这场楚宁争夺扬州霸权的战争中,宁国已经站在了劣势的一方,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落败。
当务之急,该考虑的是如何挽回颓势。
至不济,也要保证自身不会大败亏输。
相比于这些,杨戬和上官明的战败之罪,也就无足轻重了。
因此白义安上前两步,行礼道:“陛下,此战江北武宣侯部,虽号有十万大军,但水师方面,为楚军水师所迫,被逼的只得留守水寨,难以动弹。
武宣候真正能够调动的兵马,也只有襄阳郡的五万步骑军。
反倒是楚军那边,此战不仅动用了八万禁军,还有数万水师配合,兵马乃是武宣侯两倍有余。更兼水陆通畅,可随意装载楚军上岸,袭击我江北后方。
出战也是因为楚军水师偷袭后方之故,才导致安陆府丢失。
此非战之罪,乃我水师不利也。
且除了此府之外,荆门、竟陵两府,依旧还在我军掌握之中,宁贼并未能再进一步。
武宣侯已经做到其所能做的一切了。
至于岭南之战,武成侯指挥并无失误,与楚军前期大战中,也互有胜负,并未落于下风。
岭南之战之所以会大败亏输,还是南海军不堪用,不仅帮不上忙不说,还坑害了武成侯。
而且南海国那路楚军,足有十六万兵马,同样比武成候麾下十万兵马要多。
这才导致武成侯势单力薄,不得不去求助南海国,最终招致此败。
江北岭南二战,皆非战之罪,实乃武宣侯,武成侯,本就力弱也。
两处战场上,楚军势大,我军势弱,以弱击强,最终败了,也是寻常,难以为罪也。”
白义安为杨景、上官明他们做了些辩解,并隐晦的提了一句,杨景之所以会战败至此,主要还是因为这位陛下指挥的水战大败,导致江北战场失去了水道控制权,才被楚军找到机会,丢了安陆府。
真要论罪的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>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明月共举杯话,统领二十余万大军,却损兵七万有余,陆战水战皆失利,沉丘的过错还要更大些。
但无奈,沉丘乃是君,他们皆是臣。
臣不能言君过,所以白义安此时也只能隐晦说一下,提醒自家陛下别忘了自己的过错,这才是导致战场迅速恶化的主因。
毕竟此时,楚国的战略其实已经很明显了。
那就是重江北岭南,轻腹心洞庭。
楚国大半的力量都安插在三处偏战场了,所以如今那三处战场才能如此迅速的取得优势,打的联军这边连败连退。
反倒是联军这边,集合了近半力量的主战场,以两倍的优势去打楚军,不仅没能取胜,反而还接连遭受挫败。
真论难看的话,谁都比不了沉丘,只是没人敢提罢了。
果然。
这时听白义安应有讽刺自己之意的话,沉丘面色瞬间阴沉了下来。
但他心中愤怒的同时,却也没再说杨景、上官明的错了。
其实沉丘心里也清楚,此战最大的过错,确实在自己身上。堂下的这些臣子们,心中其实也都清楚这件事情。
只是没人敢说出来,除了面前的白义安。
而白义安敢提这件事情,也是因为他乃是先天宗师,同时也出自六姓七族之一的白家,从身份地位上,也并未逊色自己这位皇帝多少。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而白义安敢提这件事情,也是因为他乃是先天宗师,同时也出自六姓七族之一的白家,从身份地位上,也并未逊色自己这位皇帝多少。
处于选举禅让的体制下,虽然保证了高层内部的稳定与和谐,但也导致了最高层的权威,并不如一家**的王朝皇帝那么至高无上。
就如现在。
当沉丘的决策出了问题,并导致整个帝国集体利益受损之后,共享这个整体利益的白义安,在自身利益受损之下,便不负以往恭敬,开始质疑起沉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>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明月共举杯沉丘半是推锅,半是诚挚的问道。
如今他一手造成的劣势,自己本人是没办法解决了。
但宁国也不是沉丘一人的宁国,而是整个六姓七族世家的宁国。
现在宁国眼看着不妙,要倒了,你白义安也别想置身事外,该是时候出一份力了。
有什么好办法,快点说吧,别再遮掩了。
不然拖延下去,朕这位皇帝不好受,你这些世家也不好受。
沉丘心中既是解恨,又是苦涩的想着。
而面临他的询问,白义安思忖一会,道:“禀陛下,当今之局,已到了生死抉择,不得不拼的时候。臣这里有御楚二策奉上。
第一策,动员一切,拼尽全力,将国内驻守的二十万兵马,仅保留水师和必须的部分驻守兵马,其余剩下的军队全都调集出来,如此可再得十万大军。
以这十万人会合留在豫章郡的兵马,可得二十万众。
再从国内留守武侯中抽调两位,会和豫章郡驻守的两位武侯,就有四位武侯,可随时受命。
有着二十万众,四位武侯,不论是调来江夏前线这边,还是令其等各自领兵,进攻洞庭边界各府,都可再度取得我等主力战场这边,对祖国的优势。
如此倾尽全力,举全国之兵,愤而向西,与楚国一绝死战。
胜,则山河一统,扬州归宁。
败,也不过去戈卸甲,面西而臣。
此即毕全功于一役,决胜死于一战。山河社稷,宗庙传承,皆由此战而定。”
白义安目光灼灼的看向沉丘,说出了自己心中最为倾向,也最为认可的一策。
然而听到他这策略,沉丘顿时色变,厅内其他众臣,也瞬间炸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>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明月共举杯即便加上江夏这边,折损兵力也才十五万。
此等损失虽多,但我大宁雄师八十万,哪怕去了十五万人,也还有六十五万众,兵马未见逊于楚国。
兼且我宁国户口繁盛,百姓千万,浩如烟海。
又休养生息十余年,府库金银,仓廪粟米,车载斗量,难以计数。
只需王命一下,五郡之民,六库之银,百仓之米,尽数发用,百万大军,顷刻可成。
此基业之深,底蕴之厚,皆大王十年仁政,辛苦耕耘所得。
如今基业未尽,底蕴未发,雄师未出。
何至于舍金玉而拿木石,弃根本而捡微末。以万乘之尊而搏蛮鄙之户,自降身份而行险事呢?”
不是所有人,都有白义安那个魄力,敢于赌上一切,拼个未来的。
厅内众多臣子,大半出生世家,再次也是州郡豪强,亦或宗门子弟。
此类之人,皆有家有业,有妻有女,有亲有族,富贵无限也。
此时白义安让他们拿出自己一切,去和此时凶名赫赫,所向披靡,气势不可挡的楚军决一死战,玩呢?
朝廷才给我几个钱啊?
就想让我抛家舍业,致性命于不顾,拿着祖宗基业去赌。
是你在做梦,还是我傻?
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,指使下面人去为自己一点赏赐,而死命搏杀的公卿大族们,已经没了那种先辈拼搏一切的血勇之气。
面对想要改变这一切,触犯了自己利益的白义安,本能的就选择了反驳与抵制。
而且他们反驳的理由也很正当。
与出声草莽的楚国不同,他们可都是千年世家,天潢贵胃,身份尊贵,底蕴深厚,怎么能如同一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>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明月共举杯臣一样,觉得离谱荒唐,下意识的就反对抵触。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明月共举杯臣一样,觉得离谱荒唐,下意识的就反对抵触。
不过,考虑到刚刚白义安的暗讽,还有自己现在的地位隐有不稳,他也不想过于得罪,这位世家主战派的代表。
因此沉丘委婉道:“武安侯此言有理,此时确实是需要拼搏之时。但我大宁还有余力,却也没必要赌上一切,去和楚贼拼命。
祖宗将社稷传于我等,是让我等绵延万载,香火不绝的。
而非令我等行险疏忽,以天下之器而争一时之气。
此刻孤以为稍有不妥,不知武安侯第二策为何?”
没有丝毫意外,沉丘顺从了民意,否决了白义安的提议。
而对此,白义安却是早有所觉,不过看满堂畏战惧战之气,心中人忍不住失望叹息。
对于千年繁华腐蚀下来后的临海世家,再也不抱丝毫希望了。
所以听到沉丘询问第二个策略,他也没遮掩,直接道:“既然大王与众臣,皆以为决战不妥,那便如此吧。
可即不愿决战,那仅靠我等如今实力,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楚国,已经是微乎其微,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因此,以臣之见,既然正面战场上取胜,已不可行,还不如干脆放弃攻灭楚国之念,转而保存社稷。
臣请大王尽撤西征之兵,率师返回国内。
然后以我等数倍于楚国之水师,封锁江面,阻贼东进,护佑长江天险。
同时豫章郡以西、以南,建安郡以南等,与楚贼交界之处,广修堡垒,建城立关,凭借山川之险,拦贼于国门之外。
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,令山河永固,以我大宁如今六十万兵马,还有不够。
臣听说,暴楚之贼,为了增厚军力,如今在国内执行两户征一丁的国策,这才能以贫瘠国力,供养七十万大军。
此策可强国强军,臣请大王舍弃仁爱百姓之念,效彷楚策,于国内广征兵马,强我军力。
如此,以我大宁三百四十万之户口,足可再得百万之兵。
同时大王还可派出舟师,泛海而下,想去南海、苏、宋等地,接引三国之师回国。
此三国虽为楚贼所败,但国中精锐还存,合计也有二三十万人马,另有两位先天宗师。
若能全都接回国内,那我大宁举国上下,兵马便可达两百万众,先天宗师亦有十六人之多。
同时紫云道、六阳派等仙门武宗,门内亦有不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>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