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3 章
第 63 章
第63章
太后告诉邵攸宁要是不想告老还乡就得想出一个妥善的法子,不到三日那些齐齐要联名上奏处死邵攸宁的人多数不见了,竟还用处一批要为邵攸宁受伤讨公道的。
“啧啧啧,邵攸宁,不,邵太傅,您如今真是只手遮天。”
“人,多多少少心底都有些在乎的东西,攸宁不过恰好找到了他们的弱点。”
“那你的弱点呢?安茴儿?”
刚刚说完,邵攸宁的脸色就黑了,脸上苦笑着,满是无奈。
祈王爷无所谓的说:“不就是个女人,何苦等了她那么久,你喜欢什么样的,本王再送你几个。”
久吗?等了一辈子后,这些日子也不算久了。
“多谢王爷美意,攸宁的身子还是不要耽搁那些好姑娘了。”
祈王爷知道邵攸宁放不下,不然这明里暗里的也不会一直寻着。
“邵攸宁,那老太婆狠着呢,你这样化解了自己的危机,她会感到不安的,早晚会对你下手。”
“王爷会对攸宁下手吗?”
祈王爷愣了一下,“目前应该不会,本王还想看着你教导一下小皇帝呢,那个老太婆看着一向听话的老太婆反驳她,模样真是让人开心,不是吗?”
“王爷满意就好,若是无事攸宁先退下了。”
“来人!送邵太傅回府,出事了别说是本王干的。”
祈王爷漫不经心的走到邵攸宁身旁,嘟囔着,“你小心些,找人的人别让老太婆知道,免得日后成为你的顾虑。”
“多谢王爷。”
祈王爷不适的对着奴才大吼,“动作快点,快送邵太傅去皇上哪儿。”
邵攸宁刚刚入宫门就被太后叫走了,果然,每次到祈王爷哪儿太后都要见他一面,为了不让太后起疑,他每次都是正大光明的去,可惜太后疑心太重,就是这样还要问问他内容,顺便看看他的面色,似乎能看出真假一般。
“王爷又让你去喝茶?”
大病一场后邵攸宁更显孱弱了,像是纸片人一样,性子也深沉了,愈发看不到底,对什么都毫不在意。
邵攸宁没有起身,平淡道:“没有,王爷让臣好好教导皇上。”
“哼!以后少见他,如今以你的地位,就是回绝了他也无碍,不是吗?”
“臣能有今天全靠太后抬举。”
“抬举?说的真好听,本宫一开始可是要你性命的。”
静,良久后。
“可太后没有,祈王爷念着太后的情,太后您稍微服软一些,这江山必然安稳,臣也可功成身退。”
“本宫瞧你对这位子很是留恋,不然为何不顺了你母亲的意思,回乡好好养病?”
精光的眼睛在疲惫的脸上透着诡异,邵攸宁攥着手,目光坚定的对上了那双精明的眼睛,“太后恕罪,臣的确舍不得,臣不想再做平头百姓,只有在高处,这条腿才不会被人耻笑。”
太后看向了邵攸宁的那条腿,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喜欢权利好,这样的人好控制,最怕的是不知道想什么的,她一直看不透邵攸宁,心也一直悬着,如今算是放下了。
“只要你好好辅佐皇帝,这太傅的位子你就坐得,不过朝堂上的事你以后不要过问了,免得那些老臣再有异议。”
邵攸宁行礼没有过多言语。
“来人,抬顶轿子来,邵太傅身子不好,累不得。”
此事过后,人们虽明面上不说了,私下却骂邵攸宁瞒天过海的本事好,竟能遮了太后眼目。
“白公子,您可是杜太傅的得意门生,有你来教导皇上最好不过,我们也会向太后极力推荐您。”
白珩不想当官,可家中父亲病重,无奈他才来京师准备这次科举,希望能让父亲无憾。
当年老师让他留下,他不听,老师气急不认他,没想到再次回来师父已经归隐了。
“老师如今可好?”
“白公子,实不相瞒,杜太傅是负伤而去,听闻身子日渐孱弱,情况不容乐观。”
“怎会!老师虽说年纪大了,可身子向来康健。”
“还不是突然出现的什么烈士之子,他真是又能耐,一步步爬上了太傅,几次死里逃生,果然下/贱的人命都长,那样的草民怎能教皇上呢。”
白珩虽不谙世事可不傻,这话里话他还是听的出来,心中满是的不服气。
“白公子,您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您的老师,这太傅的位子必须夺回来,不然您的老师就是死了也不能瞑目。”
*
宋陌之挑了一个僻静地方,还说酒香不怕巷子深,她知道,宋陌之是怕遇上邵攸宁,她也怕,却禁不住的想知道他过的如何。她是因为不喜欢邵攸宁将她当成囚犯的做法,却也对自己的行为愧疚着,这是一个疙瘩,总要解开,如今她再不是什么都要依靠旁人的小姑娘。
“不是有账房先生,有闲空不如陪陪安乐。”
一身玄衣,却不如初始那样疏离,不苟言笑的脸上面对安乐时多了几分温情,他自小带着安乐,安乐跟他也亲。
安茴儿将手中的账本放下,“他们算的我总是不放心,再说若是可行,我宁愿自己算,这样还省了一份工钱。”
“茴儿真是愈发懂得过日子了。”
安茴儿知道宋陌之在拐着弯损她,她也懒得理,毕竟她又不是孩子,还要还回去的。
“过些时日将钱算算清吧,我想自己买个庄子住。”
宋陌之盯着那云淡风轻的女子,“一个女人家总是不安全,再说安乐还小,再住一段日子吧。”
安茴儿听到些风言风语,宋陌之如今还未娶亲,如今她们母子在这住着总会不方便,即便她是他妹妹,可也没有一直住下去的道理。
“行了,这事我自己来,你别问就是。”
宋陌之知道安茴儿决定的事他改变不了,她似乎很讨厌别人来决定她的事,晃了晃怀中的孩子,没说话。
安茴儿见宋陌之神情落寞,心中有些不适,“你若舍不得安乐,平日我带她多走动就是。”
“你想住哪里,京师还是红城?”
宋陌之还是问出来了,气氛略尴尬。
“回县城吧,你的家还在那里。”
宋陌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与他而言,如今孑然一身住在哪里没有区别,县城总比京师好,最起码邵攸宁不常来,也想不到他们会回来,不过日子长了可就不一定了。
“你想好就行。”
宋陌之越是随着她,她就越难受,搭拢着脑袋,无力道:“我总不能一直躲着他,也不能一直不见我阿爹阿娘。”
宋陌之看了看怀中的孩子,“我在背后护着你。”
趁着安茴儿要反驳的时候,宋陌之说:“就当我欠你的,若不是我,你当年也不用嫁他。”
安茴儿很想说这和他无关,只是怕越说越乱,轻叹一口气,“大哥,没什么欠不欠的,要是欠也早就还了,你以后别说这事了。”
三月后,京师的一家绣坊开业了,老板不在,只有伙计招呼着。
前不久的科举考试取得头名的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,传闻他的老师正是邵攸宁,而第二竟是先太傅的得意弟子,白珩。
“夫子安。”
顾长安恭敬的行礼,邵攸宁对他的影响很大,也因为邵攸宁,他才知道书不能读死,不然就成了迂腐,就像表哥那样。
“那是你应得的,和我无关,无需向我道谢,倒是你那位表哥,你要好生安慰一番了。”
“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,先生,弟子有事要问。”
邵攸宁轻咳一声,“说吧。”
“当今丞相来给弟子送礼,说是贺弟子高中,弟子接还是不接,祈王爷请弟子去做客,弟子去还是不去。”
孙丞相是两朝老臣了,三军的号令他就有一半,很忠心,只是很烦人,因为他总是敌对他,没有原因的敌对。
太后对孙丞相的权利是畏惧的,这才让他削弱一点,不过动了几个老顽固,他就差点告老还乡,可见太后的怕意。
“孙丞相既然送你就接着,下面该如何就如何,只于祈王爷,不过让你吃个饭,去见见世面也好。”
“可他针对先生,祈王爷也针对先生。”
顾长安刚刚说完突然觉得先生处境很是艰难。
“我是我,你是你,他们不会对你如何。”
“弟子不是那意思。”
顾长安不希望邵攸宁误会他,毕竟他是他敬佩的人。
“人家说祈王爷不安好心,孙丞相是忠臣,长安想名流千古,希望先生能指条明路。”
这世道哪里来的忠臣,京师的水越混,他的性命才能保住,所以,他可不负责什么江山社稷,不过国泰民安的道理他懂,也得有人去做才好。
“祈王爷吧,若是真的出了战乱,能为国牺牲的怕是祈王爷了,你说呢?”
“先生认为孙丞相是假忠臣?”
“不是假,是坐的太久了,忘了初中又太固执,祈王爷身上留着先皇的血,仅此而已,再说你要名流千古,我觉得作为一个奸臣比做一个忠臣容易,也更容易存活。”
“……”
良久,“弟子懂了。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第63章
太后告诉邵攸宁要是不想告老还乡就得想出一个妥善的法子,不到三日那些齐齐要联名上奏处死邵攸宁的人多数不见了,竟还用处一批要为邵攸宁受伤讨公道的。
“啧啧啧,邵攸宁,不,邵太傅,您如今真是只手遮天。”
“人,多多少少心底都有些在乎的东西,攸宁不过恰好找到了他们的弱点。”
“那你的弱点呢?安茴儿?”
刚刚说完,邵攸宁的脸色就黑了,脸上苦笑着,满是无奈。
祈王爷无所谓的说:“不就是个女人,何苦等了她那么久,你喜欢什么样的,本王再送你几个。”
久吗?等了一辈子后,这些日子也不算久了。
“多谢王爷美意,攸宁的身子还是不要耽搁那些好姑娘了。”
祈王爷知道邵攸宁放不下,不然这明里暗里的也不会一直寻着。
“邵攸宁,那老太婆狠着呢,你这样化解了自己的危机,她会感到不安的,早晚会对你下手。”
“王爷会对攸宁下手吗?”
祈王爷愣了一下,“目前应该不会,本王还想看着你教导一下小皇帝呢,那个老太婆看着一向听话的老太婆反驳她,模样真是让人开心,不是吗?”
“王爷满意就好,若是无事攸宁先退下了。”
“来人!送邵太傅回府,出事了别说是本王干的。”
祈王爷漫不经心的走到邵攸宁身旁,嘟囔着,“你小心些,找人的人别让老太婆知道,免得日后成为你的顾虑。”
“多谢王爷。”
祈王爷不适的对着奴才大吼,“动作快点,快送邵太傅去皇上哪儿。”
邵攸宁刚刚入宫门就被太后叫走了,果然,每次到祈王爷哪儿太后都要见他一面,为了不让太后起疑,他每次都是正大光明的去,可惜太后疑心太重,就是这样还要问问他内容,顺便看看他的面色,似乎能看出真假一般。
“王爷又让你去喝茶?”
大病一场后邵攸宁更显孱弱了,像是纸片人一样,性子也深沉了,愈发看不到底,对什么都毫不在意。
邵攸宁没有起身,平淡道:“没有,王爷让臣好好教导皇上。”
“哼!以后少见他,如今以你的地位,就是回绝了他也无碍,不是吗?”
“臣能有今天全靠太后抬举。”
“抬举?说的真好听,本宫一开始可是要你性命的。”
静,良久后。
“可太后没有,祈王爷念着太后的情,太后您稍微服软一些,这江山必然安稳,臣也可功成身退。”
“本宫瞧你对这位子很是留恋,不然为何不顺了你母亲的意思,回乡好好养病?”
精光的眼睛在疲惫的脸上透着诡异,邵攸宁攥着手,目光坚定的对上了那双精明的眼睛,“太后恕罪,臣的确舍不得,臣不想再做平头百姓,只有在高处,这条腿才不会被人耻笑。”
太后看向了邵攸宁的那条腿,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喜欢权利好,这样的人好控制,最怕的是不知道想什么的,她一直看不透邵攸宁,心也一直悬着,如今算是放下了。
“只要你好好辅佐皇帝,这太傅的位子你就坐得,不过朝堂上的事你以后不要过问了,免得那些老臣再有异议。”
邵攸宁行礼没有过多言语。
“来人,抬顶轿子来,邵太傅身子不好,累不得。”
此事过后,人们虽明面上不说了,私下却骂邵攸宁瞒天过海的本事好,竟能遮了太后眼目。
“白公子,您可是杜太傅的得意门生,有你来教导皇上最好不过,我们也会向太后极力推荐您。”
白珩不想当官,可家中父亲病重,无奈他才来京师准备这次科举,希望能让父亲无憾。
当年老师让他留下,他不听,老师气急不认他,没想到再次回来师父已经归隐了。
“老师如今可好?”
“白公子,实不相瞒,杜太傅是负伤而去,听闻身子日渐孱弱,情况不容乐观。”
“怎会!老师虽说年纪大了,可身子向来康健。”
“还不是突然出现的什么烈士之子,他真是又能耐,一步步爬上了太傅,几次死里逃生,果然下/贱的人命都长,那样的草民怎能教皇上呢。”
白珩虽不谙世事可不傻,这话里话他还是听的出来,心中满是的不服气。
“白公子,您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您的老师,这太傅的位子必须夺回来,不然您的老师就是死了也不能瞑目。”
*
宋陌之挑了一个僻静地方,还说酒香不怕巷子深,她知道,宋陌之是怕遇上邵攸宁,她也怕,却禁不住的想知道他过的如何。她是因为不喜欢邵攸宁将她当成囚犯的做法,却也对自己的行为愧疚着,这是一个疙瘩,总要解开,如今她再不是什么都要依靠旁人的小姑娘。
“不是有账房先生,有闲空不如陪陪安乐。”
一身玄衣,却不如初始那样疏离,不苟言笑的脸上面对安乐时多了几分温情,他自小带着安乐,安乐跟他也亲。
安茴儿将手中的账本放下,“他们算的我总是不放心,再说若是可行,我宁愿自己算,这样还省了一份工钱。”
“茴儿真是愈发懂得过日子了。”
安茴儿知道宋陌之在拐着弯损她,她也懒得理,毕竟她又不是孩子,还要还回去的。
“过些时日将钱算算清吧,我想自己买个庄子住。”
宋陌之盯着那云淡风轻的女子,“一个女人家总是不安全,再说安乐还小,再住一段日子吧。”
安茴儿听到些风言风语,宋陌之如今还未娶亲,如今她们母子在这住着总会不方便,即便她是他妹妹,可也没有一直住下去的道理。
“行了,这事我自己来,你别问就是。”
宋陌之知道安茴儿决定的事他改变不了,她似乎很讨厌别人来决定她的事,晃了晃怀中的孩子,没说话。
安茴儿见宋陌之神情落寞,心中有些不适,“你若舍不得安乐,平日我带她多走动就是。”
“你想住哪里,京师还是红城?”
宋陌之还是问出来了,气氛略尴尬。
“回县城吧,你的家还在那里。”
宋陌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与他而言,如今孑然一身住在哪里没有区别,县城总比京师好,最起码邵攸宁不常来,也想不到他们会回来,不过日子长了可就不一定了。
“你想好就行。”
宋陌之越是随着她,她就越难受,搭拢着脑袋,无力道:“我总不能一直躲着他,也不能一直不见我阿爹阿娘。”
宋陌之看了看怀中的孩子,“我在背后护着你。”
趁着安茴儿要反驳的时候,宋陌之说:“就当我欠你的,若不是我,你当年也不用嫁他。”
安茴儿很想说这和他无关,只是怕越说越乱,轻叹一口气,“大哥,没什么欠不欠的,要是欠也早就还了,你以后别说这事了。”
三月后,京师的一家绣坊开业了,老板不在,只有伙计招呼着。
前不久的科举考试取得头名的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,传闻他的老师正是邵攸宁,而第二竟是先太傅的得意弟子,白珩。
“夫子安。”
顾长安恭敬的行礼,邵攸宁对他的影响很大,也因为邵攸宁,他才知道书不能读死,不然就成了迂腐,就像表哥那样。
“那是你应得的,和我无关,无需向我道谢,倒是你那位表哥,你要好生安慰一番了。”
“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,先生,弟子有事要问。”
邵攸宁轻咳一声,“说吧。”
“当今丞相来给弟子送礼,说是贺弟子高中,弟子接还是不接,祈王爷请弟子去做客,弟子去还是不去。”
孙丞相是两朝老臣了,三军的号令他就有一半,很忠心,只是很烦人,因为他总是敌对他,没有原因的敌对。
太后对孙丞相的权利是畏惧的,这才让他削弱一点,不过动了几个老顽固,他就差点告老还乡,可见太后的怕意。
“孙丞相既然送你就接着,下面该如何就如何,只于祈王爷,不过让你吃个饭,去见见世面也好。”
“可他针对先生,祈王爷也针对先生。”
顾长安刚刚说完突然觉得先生处境很是艰难。
“我是我,你是你,他们不会对你如何。”
“弟子不是那意思。”
顾长安不希望邵攸宁误会他,毕竟他是他敬佩的人。
“人家说祈王爷不安好心,孙丞相是忠臣,长安想名流千古,希望先生能指条明路。”
这世道哪里来的忠臣,京师的水越混,他的性命才能保住,所以,他可不负责什么江山社稷,不过国泰民安的道理他懂,也得有人去做才好。
“祈王爷吧,若是真的出了战乱,能为国牺牲的怕是祈王爷了,你说呢?”
“先生认为孙丞相是假忠臣?”
“不是假,是坐的太久了,忘了初中又太固执,祈王爷身上留着先皇的血,仅此而已,再说你要名流千古,我觉得作为一个奸臣比做一个忠臣容易,也更容易存活。”
“……”
良久,“弟子懂了。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