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    登陆    用户注册
笔趣阁 > 关中盗墓手记 > 第200章 石墙,积石冢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0章 石墙,积石冢?

第200章 石墙,积石冢?

    “那还探啥啊,直接挖啊!”
  石碾子撸起袖子,准备拿短柄铁锨开挖。
  王虎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急啥,陈爷说的是有可能。”
  “指不定是探到地下的小石块而已,得往四周探探,符合特征了再说挖的事儿。”
  “噢,这样啊。”石碾子恍然大悟。
  “还有这些门道啊,看来我太心急了,以为能直接挖出宝贝呢。”
  我把扎杆全部提了起来。
  估算了一下碰到石头的深度,大概在四米多将近五米的位置。
  “在旁边下扎杆吧,打五米深。”
  “好嘞!”
  我们四个人刚好一人占一个方位,在前后左右位置同时下扎杆。
  石碾子打的速度最快。
  不到五分钟就打到了位置。
  扎杆同样打在石头上,震颤着发出嗡嗡声。
  “打到了,我这边也有石头!”
  他话音刚落,我手中的扎杆也震颤起来。
  提起扎杆再轻轻松手,反震的力度挺强烈,说明下面也是石头。
  而且扎杆碰到石头的深度基本一致。
  按照我的推测,这块石头八成是用来掩盖窖藏的封顶石。
  很快崔浩和王虎的扎杆也都打到位置,扎杆同样打在石头上产生震颤。
  我们四人对视一眼,脸上都露出喜悦神色。
  崔浩乐的嘴都合不拢了:“哥,看来下面埋的是大东西!”
  “商朝的大东西,那得值多少钱啊!”
  王虎往掌心吐了口唾沫,拿起短柄锄握在手里:“陈爷,挖吧!”
  “卡个边,顺着边挖更好取东西。”
  我往四周指了下:“各自后退十公分下扎杆。”
  “打到石头继续后退十公分再探,超过五米深没打到石头就停下。”
  卡边是为了搞清楚下面石头到底多大,根据石头大小再制定合适的打洞方案。
  我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。
  一刻钟后,大家先后停了下来。
  我们两两相对的距离都在两米左右。
  看来下面的石头接近正方形。
  “陈爷,是不是能挖了?”
  “就说从哪儿挖,挖的活都交给我石碾子了!”
  石碾子满脸兴奋的跃跃欲试。
  我略微琢磨了一下。
  如此大的正方形石头,大概率是人为掩埋在地下的。
  石头下面有窖藏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高。
  于是我用脚在地上划了条线:“沿这根线挖一米长半米宽的坑。”
  “虎子你和碾子一组先挖,等会我和耗子换你俩。”
  “好咧。”
  王虎拿着短柄锄正要挖,却被石碾子一胳膊肘挤到了旁边。
  “碾子你挤我干啥?”
  石碾子抡开胳膊比划了一下:“你在旁边碍事。”
  “不就挖个坑么,我来就行,你们都在旁边歇着吧。”
  “你这家伙……”
  王虎还想上去帮忙挖。
  却见石碾子双臂抡的跟风火轮一样,唰唰往外铲土。
  “呸呸呸!”王虎还没靠近就被扬了一脸土,吐着嘴里的土沫子退了回来。
  “碾子,你怂得是疯咧!”
  “弄我满脸都是土。”
  “嘿嘿!”石碾子憨笑着继续挖土。
  我本以为他这样疯狂挖土,很快会支撑不住。
  哪想到他往下挖了一米多都没带歇气的,而且挖的速度比两个人都快。
  “碾子,累不累,上来歇歇?”我在坑边喊道。
  “这有啥累的,几天都没练功了,正好活动活动筋骨。”
  我这才想起来,他可是举着上百斤石头练功的主儿。
  力气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。
  等回去了,也得拜个师父练练武功才行。
  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。
  石碾子一个人挖出了五米多深的关中式盗洞,这膀子力气真是令人羡慕。
  当啷!
  铲子挖到硬物的声音传来。
  紧跟着石碾子喊道:“陈爷,挖到石头边缘了!”
  “顺着石头边往下挖!”
  “好!”
  石碾子哐哐几铲子,顺着石头边缘向下猛挖。
  很快挖出的土盛满篮子,王虎拉起绳子把篮子提了上来。
  倒掉土后又把篮子放了下去。
  关中式盗洞就这点不好,挖土量太大。
  我举着应急灯往里照,目光死死盯着铲子挖的地方。
  石头边缘清晰的暴露出来,厚度大概有三十多公分的样子。
  紧跟着是一道缝隙。
  缝隙下面又是一块石头!
  石碾子顺着新挖出的石头,吭哧吭哧往下挖了将近半米,结果挖出一堵石墙!
  “陈爷,下面还是石头。”
  “层层叠叠垒起来一堵墙!”
  “是不是继续往下挖啊?”
  石墙的出现,有些出乎我的预料。
  难道这不是窖藏?
  窖藏上方盖块封顶石就了不得了,很多窖藏发现的时候,连封顶石都没有。
  例如何家村窖藏。
  发现时就是两个大坛子和一个提梁银壶,压根没有封顶石之类的防护。
  以至于发现时,坛子里积满了水。
 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,何家村窖藏埋的非常仓促。
  “继续挖!”我吩咐道。
  又往下挖了一米深,那堵石墙依然没有见底。
  这石墙规模不像窖藏该有的。
  反而有点像积石冢!
  提起积石冢就不得不说红山文化。
  我跟章教授学习时,看过有关红山文化的资料,所以对红山文化有一定了解。
  其中红山文化大规模使用积石冢埋葬的内容,让我记忆深刻。
  后来横行关外的姚爷,就非常擅长寻找积石冢。
  他比同行更早发现积石冢的奥妙,积攒了使用扎杆判断积石冢的经验。
  有一段时间,他疯狂发掘红山文化积石冢,盗出大量红山文化玉器。
  这也为他日后被判死缓埋下了伏笔。
  不过红山文化的积石冢埋葬方式,没有随着它的玉文化南下,而是传入内外蒙地区形成石碓墓,石板墓。
  而中原和西北等地域的同时期文化体系,大多使用的是竖穴土坑墓。
  在陕南这地方,挖到疑似积石冢的墓葬,让我心里有些惊讶。
  惊讶过后,我叫停了石碾子。
  “碾子你停一下,等我下去看看。”
  “好!”石碾子停了下来。
  我踩着盗洞两侧的脚踏缓缓向下。
  来到洞底举起应急灯,对着石墙照了起来。
  明亮灯光把石墙照的纤毫毕现。
  我找了个缝隙较大的地方,打着灯光往里面照。
  石碾子先我一步趴在缝隙边缘,瞪大眼睛往里面看。
  他只看了眼,就哆嗦着退了回来。
  捂着胸口惊声道:“脸!”
  “里面有张脸!”
 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