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    登陆    用户注册
笔趣阁 > 当压寨夫人的那些日子 > 第三十九章:这个故事是这样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九章:这个故事是这样的

第三十九章:这个故事是这样的

    在长安的爷爷还在位时,曾于北塞边界救回一个人。此人后来被长安的爷爷精心养在身边,培养成了令邻国闻风丧胆的大将军。
长安的爷爷对大将军来说有救命之恩,更有知遇之恩。
长安的爷爷临终之前曾专门把他召于床前,求他好好护着自己的后辈。
记得那个时候他信誓旦旦的保证道:“皇上放心,臣余生只为梵姓人而活,绝不让他们受一丝一毫的伤害。”
后来长安的爷爷去世,长安的父亲继位。在位十年间,东和被他治理的一塌糊涂。施行苛政,增加赋税,刑罚残忍,令百姓苦不堪言。
继位时长安的父亲年龄尚小,偶尔还会听听臣子的意见。然而后来他羽翼渐满,在朝堂上慢慢开始傲慢无礼。东和出现问题时群臣屡屡上谏,却又屡屡被驳回。
景云十年,沈相发动群臣进行逼宫。
大将军自知长安的爷爷于他有恩,本不愿参与这场恩将仇报的逼宫,可长安的父亲确实不像话。
就算如此,他也从未想要过长安父亲的性命,他只是想让长安的父亲让位于其他合适的人,他是打算一直护着长安一家的。
沈相也向他保证过,只想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,绝不伤及任何人的性命。
可沈相食言了,他也食言了。
长安的父亲被逼死,沈相还想要长安与他母亲的性命。他自知已经对不起长安爷爷的救命之恩,便拼死为长安求情留下了一命。
长安离开的第二日他就请求辞官还乡了。长安父亲已死,东和也已换了姓氏,他便再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。
而且沈相那种欺骗人的做法令他心寒不已,他更不可能留下来辅佐这种人。
所以哪里还有梵姓人在,哪里便是他该去的地方,这是他对长安爷爷的承诺。
更何况他逼死了长安的父亲,理应去向长安赔罪。
沈相虽心知肚明大将军辞官绝不是为了还乡,但毕竟是他诓骗大将军在先,即便边境战事告急,他也只得放大将军走。
出发去尧光时梵长安还不到两岁,和安在母亲肚子里不过才两月有余。
树倒猢狲散,东和换了姓氏后宫里那些人无一个愿意跟随他们到这荒山上来。甚至无一人愿意送他们去尧光,梵长安的母亲只得雇了一辆马车,一路将长安护在怀里,颠簸许久才到达尧光山下。
到达山上的那晚他们无处可住,只寻得一处遮风的地方,梵长安那时年幼,被母亲抱在怀里安睡了一整晚。
荒山,孤儿,寡母,怎么想好像都无法活下去。
在长安母亲绝望之际大将军带着自己的心腹姗姗来迟。
他在一个小山洞里找到了发着烧的长安与昏迷过去的长安母亲。也是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,沈相从来都想要长安他们死,软禁只是搪塞他的借口而已。
也是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简直大错特错。
幸亏他带来的人中有一人是曾跟随过他的军医。
长安母亲醒过来后他就立刻跪下来请罪,“娘娘,臣对不起你们。”
长安的母亲本是位大户人家的小姐,因家道中落才被父母狠心送进宫去。却不曾想与长安的父亲两情相悦,被长安父亲力排众议册封为皇后。
她知道长安的父亲在政事上处理方式很是欠妥,她想过劝说。但长安父亲对她太好了,对她许下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,令她幸福不已,就只顾得儿女情长,忘却了百姓的苦不堪言。
后来沈相逼宫,她就已经做好了陪长安父亲一同而去的准备。
幸得大将军嘶声竭力的求情,才将她的理智唤了回来。
她死了不要紧,长安还小,还有一个未出世,他们是无辜的,他们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。
所以她不怪大将军,“将军,你没有对不起我们,确实是皇上错了。我没有尽到皇后的责任,我也有错,所以不怪你们。”
后来大将军怀着愧疚之心带着人手在山上建房屋,一行人这才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,这才算是有了家。
和安的出生令人猝不及防。
彼时大将军正带着一些人在房屋外面折腾着菜地,试图在山上种一些蔬菜出来。突然就有人慌慌张张的来通知他:皇后娘娘怕是要早产了。
长安的母亲伤心过度,身体本就不太好,又怀着身孕在山上风餐露宿许久,月份大了之后就愈发虚弱,大夫也曾叹息着摇头道:“恐怕到最后会一尸两命啊。”
虽然大夫一直帮她调理身体,可还是免不了要面对现实。
弥留之际长安的母亲紧紧的拉着大夫的手,说:“求你,保住他。”
而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和安生了下来。
将军也知道,如果不是长安年幼,肚子里的孩子还未见过外面的世界,长安的母亲大概早就随长安的父亲去了。
不足月就出生的孩子天生体弱,可和安的母亲能坚持到把他生下来,已然尽力了。
三叔讲完后叹了一口气,又猛灌了一口酒,才说:“如果你真的要问我和安如此体弱的原因,追根溯源,大概也是我的错吧。”
沈栖沉默许久,才找回自己的声音:“不,不是您的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错。”
可到底是谁的错呢?长安的父亲吗?当今的皇上吗?沈栖也不知道。
叶临江这才知道当年将军突然辞官的真相,心中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敬佩。
叶临江说:“不是您的错。每个人都有错,您不必把错都揽到自己身上。”
三叔笑了笑,“不管你们怎么说,我总归是对不是他们的。”
三叔顿了一下,又问:“你们可知道长安为什么叫长安?”
沈栖摇摇头。
“这名字是他爷爷在世时取的,说以后有了孙子,一定要叫长安。希望东和可以长治久安。”
沈栖问:“那和安的名字呢?”
三叔答:“和安的名字是我取的,我希望他可以和乐平安。”
然而东和没有长治久安,和安也没有和乐平安。
不等沈栖和叶临江再说什么,三叔又说:“虽然我们与皇上有这般的恩恩怨怨,可你们相信我们,我们从没有想过要回去。现在这样挺好的,我陪着长安与和安长大,守着他们以求得他们爷爷的原谅,希望我百年之后下去见他,他还愿意见我一面。”
不知怎的,叶临江总觉得这话是三叔说于他听的。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