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页
第125页
衣衫内红透的身体散发着滚烫的热意,灼的两个人呼吸都不太顺畅,手中的浊物却在逐渐变凉,冰的顾君辞的腿微缩,想要躲开。
马车停在国公府前,顾君辞整理好了衣裳下车回府,一路上谁都没看,只是低头回府,径直回去了自己的房间。
而萧渊也在随后下了车,与随行的人嘱咐了几句,也跟着进府去了,谁也没拦,谁也没问,只是他进去顾君辞所居住的院落后,院门便在里面落了锁。
后来没过多久,屋内便传来低沉的争吵声……
……
夜半三更,屋中旖旎总算是结束了。
散落一地的衣裳都被搁在了帐外,而帷帐中的顾君辞则是侧身躺着,双眼紧闭,中间隔着一段,就是不挨着萧渊。
萧渊侧身托腮躺着,一脸无奈,伸手抚上顾君辞的腰,却被他极快的反应弹开了,随后却因痛楚而回头看着自己,双眼通红。
萧渊回以微笑,温柔道:“我不生气了,不用觉得委屈。”
顾君辞咬牙切齿:“为什么是我!”
萧渊顺势将他搂入怀中:“不必在意这些,明日我还会进宫去,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了,我想多陪陪他,正好你也可以借故在家养着,也不必出门去应酬了。”
顾君辞狠狠地看着他,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而后便传出顾君辞受伤了,据说是与庆王殿下在府上大打出手所致。
谁也没看见具体伤的怎么样,只说这护国公近来压迫闭门养伤,谁都不见了。
加上萧渊在第二天又进宫去了,故而这两人不和的传闻便在京城中愈演愈烈,加上有阿春这么个传话筒,每日坊间有什么流言传闻,顾君辞都能第一时间知道。
等着许雁卿与严怀他们从各自家乡回来长安时,庆王与护国公不和的传闻已经平息,然而皇后却突然薨殁,丧钟从宫中传出来的时候,顾君辞正得知严怀的夫人有孕的好消息。
等皇后丧仪结束以后,已经是冬月初了,长安城内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。
细雪飘飘洒洒落满屋宇,不过一夜之间,所见处皆是白茫茫一片。
庆王府的书房内,炭火烧的正旺,顾君辞静静地坐在椅子上,视线却落在书案后垂眸看书的萧渊身上。
萧渊神色如常,将悲戚之色深深地藏起来,只是静静地看书。
顾君辞终究是忍不住了,连忙开口道:“阿渊,我那儿得了几坛好酒,许兄从云中带回来的,不如,我陪你喝些。”
萧渊握住书的手微顿,脸上的表情这才有所变化,只是抬眸望着顾君辞道:“君辞,你说,你是不是最能理解我的感受。”
顾君辞垂眸想了想,旋即点头:“是,我与我母亲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。”
萧渊凝望着他的模样,几次开口,却又至于唇舌,又略沉吟了半晌后才道:“你母亲,应当同我母亲一样,温柔慈爱,还会唤着你的小名。”
顾君辞想了想,从他第一次见到萧夫人时,他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,如今听萧渊这么说,顾君辞才明白过来,原来萧夫人的确与自己的母亲十分相似。
“凤郎……”萧渊呢喃了一句,顾君辞没有听清:
“你说什么?”
萧渊摇头:“没什么,没什么。”
顾君辞瞧着他那失神的模样,知道他肯定难受,便也没有再问,任由他去了。
第112章114
因着是皇后的丧期,整个年节都过得十分冷清。尤其是宫中,及朝臣府中,不得宴请,更不能有丝竹演乐。
故而新年伊始,京城里也不如往年热闹。
不过顾君辞更关心的是萧渊,他有多在意自己的母亲,顾君辞是最清楚的,如今皇后以薨殁,萧渊谁让表面如常,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在意。
然而三月刚到,这大理寺与兵部便接到奏报,状告萧渊麾下大将霍司徒收受贿赂。
此状一出顿时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,皆说如今这庆王势大,手下大将竟然也会收受贿赂,矛头更是直指萧渊执掌的天策府。
天策府中,萧渊能够自行任免官员不必上报,俨然是大梁朝中的小朝廷了。
与此同时更有人扇风点火,直说这坊间皆传只知领兵定天下的庆王,不知坐殿掌天下的君王,更是惹的萧伯绪在朝中勃然大怒,即便是朝中有人为萧渊辩护,皆被萧伯绪定义为庆王一党,杖责降级,或迁怒流放,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。
好在后来大理寺查清这状告霍司徒的人系诬陷,为他洗清了罪名,可在萧伯绪的眼里,这也是大理寺卖庆王的人情,即便是霍司徒清白无辜,萧伯绪也依然下旨,褫夺霍司徒所有勋爵封号,发回原籍。
霍司徒离京那日,萧渊与顾君辞还有手下其他几个人,皆在城外十里亭的地方设下凉亭,为他送行。
春风和煦,吹动着树叶飒飒作响,温暖的日光笼罩着每个守在十里亭的人。
霍司徒还未成婚,如今回乡也是孑然一身,一人一马,挎着两个包袱,背着他惯用的兵刃。
许是因为几日的牢狱之灾,整个人都没有了往日的神采,略有些颓丧。
“霍兄。”萧渊朝着他揖礼,言语间掩饰不住他的歉意,“是我无能,还是没保住你。”
霍司徒笑的灿然,四下看了看,视线又在萧渊身后的几个昔日战友身上停留,随后才道:“我在狱中时二殿下多方为我奔走,那还能叫无能,我如今的境遇,只能说着幕后之人下手太狠,扼住了二殿下的七寸,知道你断然是不会拂逆陛下。”
顾君辞忙道:“霍兄,放心,我们会有再见面的一天。”
霍司徒的笑容多了几分悲戚,甚至还有些怨毒,瞧着他将要走的路,不由感叹道:“当年我们兄弟几个,意气风发奔赴战场,可有谁能料想我们今日会有这样的结局,狡兔死,走狗烹,二殿下,还请珍重,万求自保。”
萧渊神色凝重,揖礼深拜。
千里相送,终有分别时,堂堂八尺男儿,一个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敢以一当百,本该是铁血男儿郎,却在珍重出口时红了眼眶。
霍司徒忍着眼泪,用力的抱拳朝着昔日好友们一礼,然后头也不回的策马离开,马蹄声激起的一片尘烟。
“陛下难道就真的信了那些谗言不曾!”杨君方怒吼道。
道长轻捋着胡须道:“陛下不信,却是十分介意。”
严怀的眼中也多了许多担忧:“皇后娘娘薨殁后,这朝中的局势很明显就变了,陛下似乎也不再是曾经的陛下了。”
顾君辞道:“霍兄有句话说对了,狡兔死,走狗烹,眼下江山稳固,再无战事,我们这些人便没了用武之地,自然没有什么顾虑。”
余世爻捏紧了双拳道:“这他娘的是什么道理,卸磨就杀驴,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就只能任人宰割了。”
萧渊望着霍司徒早已消失背影的那条路,眸色幽深,却愈发的坚定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“阿渊,没有皇后娘娘的庇护,我知道你也为难,可为了这群兄弟们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。”顾君辞说。
萧渊冷静道:“父皇介意的是百姓只知领兵定天下的庆王,不知坐殿掌天下的君王,这些话的意思是若没我们,就没有这稳定的江山,这是褒奖,亦是杀人的快刀,毕竟父皇还在位,百姓如此说是僭越。”
“可百姓说的没错,这平定天下的的确是二殿下你啊。”吴尧钦有些不解。
道长长叹一声:“功高盖主,自古便不是什么好兆头。”
萧渊敛眸沉思半晌,回首瞧着与自己征战沙场多年的兄弟们,最后才认真道:“总要保住你们才是。”
顾君辞有些不解,却在下一瞬被萧渊握住了手腕,捧住了他的手:
“走吧,回长安城,朝廷这个战场也是异常凶险,也是需要搏命的。”
众人皆不懂萧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却依然明白眼下的朝廷上对萧渊很不利,毕竟从前有皇后娘娘在,就连陛下也不会对萧渊如何,如今皇后薨殁,没人再能护着萧渊了,所以他只能拼搏。
顾君辞懂,所以更加坚定了他要守在萧渊身边的决心,有什么困难,他们两个人一起扛。
元朔六年五月,距离霍司徒被诬陷收受贿赂不过两个月,这京兆衙门再接到了一桩案子,依旧是庆王麾下大将杨君方当街搓手杀人,被人羁押到京兆衙门时,他身上的血还没干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衣衫内红透的身体散发着滚烫的热意,灼的两个人呼吸都不太顺畅,手中的浊物却在逐渐变凉,冰的顾君辞的腿微缩,想要躲开。
马车停在国公府前,顾君辞整理好了衣裳下车回府,一路上谁都没看,只是低头回府,径直回去了自己的房间。
而萧渊也在随后下了车,与随行的人嘱咐了几句,也跟着进府去了,谁也没拦,谁也没问,只是他进去顾君辞所居住的院落后,院门便在里面落了锁。
后来没过多久,屋内便传来低沉的争吵声……
……
夜半三更,屋中旖旎总算是结束了。
散落一地的衣裳都被搁在了帐外,而帷帐中的顾君辞则是侧身躺着,双眼紧闭,中间隔着一段,就是不挨着萧渊。
萧渊侧身托腮躺着,一脸无奈,伸手抚上顾君辞的腰,却被他极快的反应弹开了,随后却因痛楚而回头看着自己,双眼通红。
萧渊回以微笑,温柔道:“我不生气了,不用觉得委屈。”
顾君辞咬牙切齿:“为什么是我!”
萧渊顺势将他搂入怀中:“不必在意这些,明日我还会进宫去,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了,我想多陪陪他,正好你也可以借故在家养着,也不必出门去应酬了。”
顾君辞狠狠地看着他,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而后便传出顾君辞受伤了,据说是与庆王殿下在府上大打出手所致。
谁也没看见具体伤的怎么样,只说这护国公近来压迫闭门养伤,谁都不见了。
加上萧渊在第二天又进宫去了,故而这两人不和的传闻便在京城中愈演愈烈,加上有阿春这么个传话筒,每日坊间有什么流言传闻,顾君辞都能第一时间知道。
等着许雁卿与严怀他们从各自家乡回来长安时,庆王与护国公不和的传闻已经平息,然而皇后却突然薨殁,丧钟从宫中传出来的时候,顾君辞正得知严怀的夫人有孕的好消息。
等皇后丧仪结束以后,已经是冬月初了,长安城内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。
细雪飘飘洒洒落满屋宇,不过一夜之间,所见处皆是白茫茫一片。
庆王府的书房内,炭火烧的正旺,顾君辞静静地坐在椅子上,视线却落在书案后垂眸看书的萧渊身上。
萧渊神色如常,将悲戚之色深深地藏起来,只是静静地看书。
顾君辞终究是忍不住了,连忙开口道:“阿渊,我那儿得了几坛好酒,许兄从云中带回来的,不如,我陪你喝些。”
萧渊握住书的手微顿,脸上的表情这才有所变化,只是抬眸望着顾君辞道:“君辞,你说,你是不是最能理解我的感受。”
顾君辞垂眸想了想,旋即点头:“是,我与我母亲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。”
萧渊凝望着他的模样,几次开口,却又至于唇舌,又略沉吟了半晌后才道:“你母亲,应当同我母亲一样,温柔慈爱,还会唤着你的小名。”
顾君辞想了想,从他第一次见到萧夫人时,他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,如今听萧渊这么说,顾君辞才明白过来,原来萧夫人的确与自己的母亲十分相似。
“凤郎……”萧渊呢喃了一句,顾君辞没有听清:
“你说什么?”
萧渊摇头:“没什么,没什么。”
顾君辞瞧着他那失神的模样,知道他肯定难受,便也没有再问,任由他去了。
第112章114
因着是皇后的丧期,整个年节都过得十分冷清。尤其是宫中,及朝臣府中,不得宴请,更不能有丝竹演乐。
故而新年伊始,京城里也不如往年热闹。
不过顾君辞更关心的是萧渊,他有多在意自己的母亲,顾君辞是最清楚的,如今皇后以薨殁,萧渊谁让表面如常,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在意。
然而三月刚到,这大理寺与兵部便接到奏报,状告萧渊麾下大将霍司徒收受贿赂。
此状一出顿时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,皆说如今这庆王势大,手下大将竟然也会收受贿赂,矛头更是直指萧渊执掌的天策府。
天策府中,萧渊能够自行任免官员不必上报,俨然是大梁朝中的小朝廷了。
与此同时更有人扇风点火,直说这坊间皆传只知领兵定天下的庆王,不知坐殿掌天下的君王,更是惹的萧伯绪在朝中勃然大怒,即便是朝中有人为萧渊辩护,皆被萧伯绪定义为庆王一党,杖责降级,或迁怒流放,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。
好在后来大理寺查清这状告霍司徒的人系诬陷,为他洗清了罪名,可在萧伯绪的眼里,这也是大理寺卖庆王的人情,即便是霍司徒清白无辜,萧伯绪也依然下旨,褫夺霍司徒所有勋爵封号,发回原籍。
霍司徒离京那日,萧渊与顾君辞还有手下其他几个人,皆在城外十里亭的地方设下凉亭,为他送行。
春风和煦,吹动着树叶飒飒作响,温暖的日光笼罩着每个守在十里亭的人。
霍司徒还未成婚,如今回乡也是孑然一身,一人一马,挎着两个包袱,背着他惯用的兵刃。
许是因为几日的牢狱之灾,整个人都没有了往日的神采,略有些颓丧。
“霍兄。”萧渊朝着他揖礼,言语间掩饰不住他的歉意,“是我无能,还是没保住你。”
霍司徒笑的灿然,四下看了看,视线又在萧渊身后的几个昔日战友身上停留,随后才道:“我在狱中时二殿下多方为我奔走,那还能叫无能,我如今的境遇,只能说着幕后之人下手太狠,扼住了二殿下的七寸,知道你断然是不会拂逆陛下。”
顾君辞忙道:“霍兄,放心,我们会有再见面的一天。”
霍司徒的笑容多了几分悲戚,甚至还有些怨毒,瞧着他将要走的路,不由感叹道:“当年我们兄弟几个,意气风发奔赴战场,可有谁能料想我们今日会有这样的结局,狡兔死,走狗烹,二殿下,还请珍重,万求自保。”
萧渊神色凝重,揖礼深拜。
千里相送,终有分别时,堂堂八尺男儿,一个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敢以一当百,本该是铁血男儿郎,却在珍重出口时红了眼眶。
霍司徒忍着眼泪,用力的抱拳朝着昔日好友们一礼,然后头也不回的策马离开,马蹄声激起的一片尘烟。
“陛下难道就真的信了那些谗言不曾!”杨君方怒吼道。
道长轻捋着胡须道:“陛下不信,却是十分介意。”
严怀的眼中也多了许多担忧:“皇后娘娘薨殁后,这朝中的局势很明显就变了,陛下似乎也不再是曾经的陛下了。”
顾君辞道:“霍兄有句话说对了,狡兔死,走狗烹,眼下江山稳固,再无战事,我们这些人便没了用武之地,自然没有什么顾虑。”
余世爻捏紧了双拳道:“这他娘的是什么道理,卸磨就杀驴,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就只能任人宰割了。”
萧渊望着霍司徒早已消失背影的那条路,眸色幽深,却愈发的坚定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“阿渊,没有皇后娘娘的庇护,我知道你也为难,可为了这群兄弟们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。”顾君辞说。
萧渊冷静道:“父皇介意的是百姓只知领兵定天下的庆王,不知坐殿掌天下的君王,这些话的意思是若没我们,就没有这稳定的江山,这是褒奖,亦是杀人的快刀,毕竟父皇还在位,百姓如此说是僭越。”
“可百姓说的没错,这平定天下的的确是二殿下你啊。”吴尧钦有些不解。
道长长叹一声:“功高盖主,自古便不是什么好兆头。”
萧渊敛眸沉思半晌,回首瞧着与自己征战沙场多年的兄弟们,最后才认真道:“总要保住你们才是。”
顾君辞有些不解,却在下一瞬被萧渊握住了手腕,捧住了他的手:
“走吧,回长安城,朝廷这个战场也是异常凶险,也是需要搏命的。”
众人皆不懂萧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却依然明白眼下的朝廷上对萧渊很不利,毕竟从前有皇后娘娘在,就连陛下也不会对萧渊如何,如今皇后薨殁,没人再能护着萧渊了,所以他只能拼搏。
顾君辞懂,所以更加坚定了他要守在萧渊身边的决心,有什么困难,他们两个人一起扛。
元朔六年五月,距离霍司徒被诬陷收受贿赂不过两个月,这京兆衙门再接到了一桩案子,依旧是庆王麾下大将杨君方当街搓手杀人,被人羁押到京兆衙门时,他身上的血还没干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