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8章 京畿之地被救百姓们大开眼界
第458章 京畿之地被救百姓们大开眼界
年前汪鹏带人堵口子,杀了三四万的鞑虏联军,救下近两万五六千的京畿之地的百姓,真没白忙。
无敌的东北军,赫赫武功,被这些百姓亲眼目睹,而鹏大帅的夫人对百姓也是那么的爱护,一路上每日三餐,马肉吃到撑。
冰天雪地的,缴获的鞑虏衣物皮靴棉鞋,不要钱似的都给百姓裹上。
一路安安全全的穿越茫茫草原,到达这些京畿之地百姓,从来没去过的辽阳城和沈阳城。
亲眼看到了巍峨的城墙,被炮弹打的坑坑洼洼,惊叹东北军打的不容易。
东北军安排的很好,有暖炕,有热被窝,虽然人多挤一点,但是刀口下留命,本来以为会冻死在半路的百姓们,都很满足了。
年三十才到的地方,在异地他乡吃饱穿暖的过了个年,大年初一的集体大秧歌,那红绸子漫天飞,唢呐锣鼓震天响,没有什么老爷太太,官府衙役,都是一样的平头百姓。
那个热闹的啊!京畿之地的百姓们,哪里见过这种群众集会的大场面,都是激动的不行。
初一到初三,整个辽东没活计,除了值岗的,所有人就是吃吃喝喝,上街玩闹,城里城外,一处处各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,都围满了人,连太子河上都是溜冰、打冰嘎的人。
最激烈的就是部队的竞赛,摔跤,投弹、拼刺大赛,精彩绝伦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还有滑雪板速滑比赛,举重赛,扳手腕比赛等等,京畿之地的百姓,也没被人歧视,也没见到另类的眼光。
这个做不了假,从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能体会出来,有人不好意思,还被豪爽的辽东百姓硬拖着一起玩乐。
后勤部攒了一个秋天的冰糖葫芦,插在草把上,参加游戏或竞赛就发,很多贪吃的牙都酸倒了,还吃的嘻嘻哈哈。
顺着山道建的大滑梯有三四百米长,十几个人坐在木头做的滑板上,吱哇乱叫着往下滑,特有意思。
到初四休假结束,辽东又开始了忙碌,这些来自京畿之地的百姓们,挨个登记了姓名年龄和家庭情况,本次受损失的程度。
按照各人的职业和家庭成分,又重新调整了宿舍,把相同的人分到一起,大伙儿也觉得更融洽一点。
东北军说了,欢迎大家在东北落户,恋家的人也不强留,明明白白的告诉大伙,大年十五送大家回家。
最后走将近两万人,留下了五六千人,大部分还都是年轻女子,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,不愿触动那些惨痛的伤疤。
等待回家的日子,东北军也没亏待这些百姓,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辽阳沈阳都刚收复时间不长,按照规划要拆除很多乱搭乱建,统一划分区域。
男丁帮着捡捡砖头,扫扫雪这些小事,女人们帮着做饭,洗洗补补这些事务,辽东天冷,也就干小半天的活计,
每天三顿饭,顿顿吃饱。有些富裕户还不觉得,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就感动的不得了,这东北军太敞亮了,真没把咱当外人啊。
外面冷,事情忙完回到宿舍,地龙都烧的旺旺的,每个宿舍十几个人,会有一名东北军的人,每天给大家讲东北军的战斗历程,讲东北军的政策,对了还叫大家唱歌。
干农活的就教《农友歌》
……
往日穷人矮三寸哪
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哪
天下的农友要啊翻身啊
自己当家作主人哪
赤旗招展红满天啊
鹏大帅是我们引路的人啊!
……
工匠的就教唱《咱们工匠有力量》
……
咱们工匠有力量!
举起了铁锤响叮当,
造成了犁锄好生产哟,
造成了铳炮送前方!
嘿!嘿!嘿!嘿!
咱们脸上放红光!
咱们的汗珠往下淌!
……
女人们就教唱《赤旗娘子军》
……
战士的责任重
妇女的冤仇深
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
今有娘子军扛铳为百姓
……
商贩类的就带他们去参观东北军的福利社,介绍各种的货物和价格,需要购入那些物资和收购价。
不多的一些读书人,安排去参观城里的图书馆,可以免费在这里阅读,但是书不能带走和损坏。
短短的半个月,让这些京畿之地被俘的百姓,大开眼界。到了正月十五,没有糯米当然也没有元宵,两万多人从辽阳和沈阳分别出发,一路往西,最后在大凌河边的广宁右屯原址汇合。
现在只有一排排的帐篷,辽国公府早就下文通报过锦州城,知道东北军厉害的祖大寿,哪里敢怠慢,也早就安排好了接应人员。
辽国公沈大虎头戴八梁的国公冠,腰佩超品的玉带玉佩,一身四爪蟒龙座龙纹国公袍,威风凛凛。亲自将百姓送到大凌河畔,挥手道别。
拯救百姓也是要记功的,对祖大寿来说也是锦上添花的功劳,何乐而不为。
两万多百姓浩浩荡荡跨过冰封的大凌河,很多人都回过头来,给勒马大凌河畔的辽国公磕头感谢,东北军不兴跪拜,但是无此难以表达,对东北军大恩大德的感谢。
每人身上都背着东北军送干粮袋,够他们一路不用饿着肚子赶路,怀里还有东北军发的路费,每人二两银子。
辽国公仁义啊!
这些人一路顶风冒雪,辛苦跋涉,回到家乡后,幸免于难的家人,族亲纷纷寻来,又是抱头痛哭数场。
原以为被建奴鞑子抓去,从此为奴难见天日。谁知道碰上了东北军这个大救星,这一路的惊险和在辽东的经历,也像一枚枚大石投进湖面,激起一波波的涟漪。
人世间居然还有如此乐土,东北军的形象渐渐的在百姓中丰满起来。
而对于很多商人来说,这就是商机啊!自打建奴占了辽东,白山黑水的物产,价格已经高到离谱,别说辽参、东珠这些贵货,就是往年价格还可以的皮草,现在市面上根本就难看到。
天气寒冷,这富贵人家的貂皮、熊皮袄,也只能把旧的翻出来,收拾收拾继续穿。
更不要说普通的榛蘑、松子、药材等等,都有价无货。原本建奴凶残,商户们对出关做买卖,都心有余悸,对东北军又不了解,不敢随意接触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年前汪鹏带人堵口子,杀了三四万的鞑虏联军,救下近两万五六千的京畿之地的百姓,真没白忙。
无敌的东北军,赫赫武功,被这些百姓亲眼目睹,而鹏大帅的夫人对百姓也是那么的爱护,一路上每日三餐,马肉吃到撑。
冰天雪地的,缴获的鞑虏衣物皮靴棉鞋,不要钱似的都给百姓裹上。
一路安安全全的穿越茫茫草原,到达这些京畿之地百姓,从来没去过的辽阳城和沈阳城。
亲眼看到了巍峨的城墙,被炮弹打的坑坑洼洼,惊叹东北军打的不容易。
东北军安排的很好,有暖炕,有热被窝,虽然人多挤一点,但是刀口下留命,本来以为会冻死在半路的百姓们,都很满足了。
年三十才到的地方,在异地他乡吃饱穿暖的过了个年,大年初一的集体大秧歌,那红绸子漫天飞,唢呐锣鼓震天响,没有什么老爷太太,官府衙役,都是一样的平头百姓。
那个热闹的啊!京畿之地的百姓们,哪里见过这种群众集会的大场面,都是激动的不行。
初一到初三,整个辽东没活计,除了值岗的,所有人就是吃吃喝喝,上街玩闹,城里城外,一处处各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,都围满了人,连太子河上都是溜冰、打冰嘎的人。
最激烈的就是部队的竞赛,摔跤,投弹、拼刺大赛,精彩绝伦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还有滑雪板速滑比赛,举重赛,扳手腕比赛等等,京畿之地的百姓,也没被人歧视,也没见到另类的眼光。
这个做不了假,从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能体会出来,有人不好意思,还被豪爽的辽东百姓硬拖着一起玩乐。
后勤部攒了一个秋天的冰糖葫芦,插在草把上,参加游戏或竞赛就发,很多贪吃的牙都酸倒了,还吃的嘻嘻哈哈。
顺着山道建的大滑梯有三四百米长,十几个人坐在木头做的滑板上,吱哇乱叫着往下滑,特有意思。
到初四休假结束,辽东又开始了忙碌,这些来自京畿之地的百姓们,挨个登记了姓名年龄和家庭情况,本次受损失的程度。
按照各人的职业和家庭成分,又重新调整了宿舍,把相同的人分到一起,大伙儿也觉得更融洽一点。
东北军说了,欢迎大家在东北落户,恋家的人也不强留,明明白白的告诉大伙,大年十五送大家回家。
最后走将近两万人,留下了五六千人,大部分还都是年轻女子,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,不愿触动那些惨痛的伤疤。
等待回家的日子,东北军也没亏待这些百姓,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辽阳沈阳都刚收复时间不长,按照规划要拆除很多乱搭乱建,统一划分区域。
男丁帮着捡捡砖头,扫扫雪这些小事,女人们帮着做饭,洗洗补补这些事务,辽东天冷,也就干小半天的活计,
每天三顿饭,顿顿吃饱。有些富裕户还不觉得,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就感动的不得了,这东北军太敞亮了,真没把咱当外人啊。
外面冷,事情忙完回到宿舍,地龙都烧的旺旺的,每个宿舍十几个人,会有一名东北军的人,每天给大家讲东北军的战斗历程,讲东北军的政策,对了还叫大家唱歌。
干农活的就教《农友歌》
……
往日穷人矮三寸哪
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哪
天下的农友要啊翻身啊
自己当家作主人哪
赤旗招展红满天啊
鹏大帅是我们引路的人啊!
……
工匠的就教唱《咱们工匠有力量》
……
咱们工匠有力量!
举起了铁锤响叮当,
造成了犁锄好生产哟,
造成了铳炮送前方!
嘿!嘿!嘿!嘿!
咱们脸上放红光!
咱们的汗珠往下淌!
……
女人们就教唱《赤旗娘子军》
……
战士的责任重
妇女的冤仇深
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
今有娘子军扛铳为百姓
……
商贩类的就带他们去参观东北军的福利社,介绍各种的货物和价格,需要购入那些物资和收购价。
不多的一些读书人,安排去参观城里的图书馆,可以免费在这里阅读,但是书不能带走和损坏。
短短的半个月,让这些京畿之地被俘的百姓,大开眼界。到了正月十五,没有糯米当然也没有元宵,两万多人从辽阳和沈阳分别出发,一路往西,最后在大凌河边的广宁右屯原址汇合。
现在只有一排排的帐篷,辽国公府早就下文通报过锦州城,知道东北军厉害的祖大寿,哪里敢怠慢,也早就安排好了接应人员。
辽国公沈大虎头戴八梁的国公冠,腰佩超品的玉带玉佩,一身四爪蟒龙座龙纹国公袍,威风凛凛。亲自将百姓送到大凌河畔,挥手道别。
拯救百姓也是要记功的,对祖大寿来说也是锦上添花的功劳,何乐而不为。
两万多百姓浩浩荡荡跨过冰封的大凌河,很多人都回过头来,给勒马大凌河畔的辽国公磕头感谢,东北军不兴跪拜,但是无此难以表达,对东北军大恩大德的感谢。
每人身上都背着东北军送干粮袋,够他们一路不用饿着肚子赶路,怀里还有东北军发的路费,每人二两银子。
辽国公仁义啊!
这些人一路顶风冒雪,辛苦跋涉,回到家乡后,幸免于难的家人,族亲纷纷寻来,又是抱头痛哭数场。
原以为被建奴鞑子抓去,从此为奴难见天日。谁知道碰上了东北军这个大救星,这一路的惊险和在辽东的经历,也像一枚枚大石投进湖面,激起一波波的涟漪。
人世间居然还有如此乐土,东北军的形象渐渐的在百姓中丰满起来。
而对于很多商人来说,这就是商机啊!自打建奴占了辽东,白山黑水的物产,价格已经高到离谱,别说辽参、东珠这些贵货,就是往年价格还可以的皮草,现在市面上根本就难看到。
天气寒冷,这富贵人家的貂皮、熊皮袄,也只能把旧的翻出来,收拾收拾继续穿。
更不要说普通的榛蘑、松子、药材等等,都有价无货。原本建奴凶残,商户们对出关做买卖,都心有余悸,对东北军又不了解,不敢随意接触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