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:事端
第五十一章:事端
听司马炎这么问,李羲立马明白他的意思了。
如实把在去往建邺路上的事说了出来。
司马炎听完也没说什么,然后就问:朕听说,当时孙皓投降时,你和胡奋离建邺也很近是吧?
是。
那你和胡奋为何不先进城?
李羲就知道司马炎会这么问。
毕竟他们俩那时候距离建邺是真的很近。
李羲说道:那时候臣和胡将军麾下的士卒不多,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多人,臣当时害怕孙皓诈降,也怕人太少孙皓再度反叛,更怕无法及时控制住局面导致惨败,故而没有贸然去接受孙皓的投降。
李羲侃侃而谈一大堆,但说的确实都很有理,
哪怕是司马炎听着,也觉得当时就应该这么做,毕竟那时候李羲和胡奋麾下的人确实少。
嗯,你做的对,就应该这样做。
李羲忙施了一礼:谢陛下夸赞。
好了,你回去吧。
唯。
李羲施礼褪去。
司马炎皱眉思虑好一阵,才缓缓开口:照这样来看,王濬没错,倒是这个王浑···
此事,还是算了吧,都是灭吴功臣,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。
司马炎对此事也很头疼。
司马炎是谁都不想罚,毕竟都是功臣,处罚了哪一个都会让其余将领心寒。
何况王濬还没错。
其实司马炎也看出来了,这个王浑不断上书弹劾王濬就是觉得是王濬抢了他的灭吴大功。
想到这,司马炎揉了揉眉心,心中已经有了计量。
给王濬进爵,也给王濬升官,这样总能安抚住了吧。
第二天,圣旨下达。
封王濬为襄阳侯,王浑为征东大将军。
其实,两人都已经在灭吴后封赏过一次了。
王浑对此还是很不服气,不论如何两王的事暂且稳定住了,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不会还会再炸雷。
孙皓知道这件事后笑开花了,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灵光一现的想法还真让晋将领内斗了起来。
好在这件事没波及到其他将领,否则麻烦可就大了。
与此同时,王浑家中。
王浑升官了,但他并不高兴。
他想要的是功垂千秋的灭吴首功,此等小利岂能跟名传千古相提并论?
王濬,这事没完。
王浑不针对别人,就盯着王濬,因为如果是涉及到别人的话得罪的人就太多了,有点得不偿失。
通过这次封赏,俩人也暂时安稳下来了。
一切似乎都回归平静了,但平静之下却是更大的变动。
这天,司马炎潇洒一夜后,突然想到了自己那个蠢笨的儿子。
司马炎心血来潮,想考校一下他。
就挑选一些不算太重要的政事,交给司马衷让他处理。
没一会,政务就送到了司马衷那里。
司马衷一个傻憨憨,翻着看了一眼,就憨憨的说:这是何物啊?父皇这是何意啊?
旁边站着一个身着华贵衣裳的女子,毫无疑问她就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了。
哼。贾南风冷哼一声:父皇这是在考验你。
哦,那吾再看看。
说着,司马衷就继续翻看了起来。贾南风直翻白眼,吐槽道:你要是能看懂就好了。
司马衷也不生气,笑着说:无妨,再看看嘛。
司马衷除了先天傻外也没别的毛病,也分的清好坏。
在八王之乱中,嵇绍保护司马衷却反被石朝杀了,在杀之前,司马衷说,这是忠臣不要杀他。
但到底还是杀了。
血染到了司马衷身上,司马衷也不洗,说:这是嵇侍中的血,不要洗去。
他分的清忠奸,只是没能力去保护忠臣,更没能力除去奸佞之臣。
若不是有先天有毛病,不说会是什么有为之君了,最起码八王之乱不会爆发。
···
贾南风不再说什么,也懒得管他,开始找人替司马衷处理这些政务。
那些政务就司马衷的脑子肯定是做不好的,就只能找别代替喽。
第二天,司马炎就收到了贾南风送来的答案。
司马炎看完很高兴,在早朝上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。
李羲也在场,李羲在努力憋笑,谁不知道司马衷是啥人啊。
根本不可能把政务处理的这么好?
群臣虽然心知肚明,但都没没说破。
只有一人,和峤。
他上前一步,拱手道:陛下,太子圣质如初有淳古之风,恐难当大任啊。
和峤所言极是,司马炎也知道和峤的为人,清正廉洁直言敢言,正因如此司马炎很信任他。
和峤的一片苦心司马炎知道,司马炎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确实不行,但太子绝不能换。
这是司马炎的底线。
和峤。
司马炎冷喝一声,目光瞪向了和峤。
和峤叹口气,无奈至极。
司马炎大好的心情也因为和峤的发言一扫而空了。
朝会也早早的就结束了。
散朝后,卫瓘跟和峤走在一起。
卫瓘叹息道:你太急躁了,此举会引起陛下的不满。
吾不怕。
太子之事虽然重大,但你要是因此被陛下厌恶了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,此事还需慢慢来。
卫瓘也着急,但卫瓘知道此事急不得,因此他只是经常隐晦的点司马炎,并未说破过。
更不像和峤这样,直接在朝堂上说司马衷。
此事拖不得,吾不怕死。
卫瓘摇摇头:你啊你唉,罢了,随你便啊。
卫瓘是劝不住和峤了。
不过和峤是肯定不会死的,司马炎不昏,知道他是忠臣。
况且司马炎这个人很仁。
卫瓘摇着头渐渐走远,和峤则是在想要怎么劝说司马炎。
李羲在出了宫后,碰上了韩寿,韩寿笑呵呵的非要拉着李羲去喝酒。
韩寿是贾充的女婿,肯定是保太子一派,他一直来找李羲绝对不只是同乡叙旧这么简单。
李羲迟疑片刻,未答复是去还是不去,但韩寿又说:仆外舅想和将军叙叙旧。
听到这话,李羲心中瞬间就闪过了很多个想法,脸上也是出现了一抹动容。
没一会李羲就给予答复了,点点头说:本来吾还有事,但既然是太尉相邀,那就吾就只得推辞了手头上的事。
呵呵,那就随仆来吧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听司马炎这么问,李羲立马明白他的意思了。
如实把在去往建邺路上的事说了出来。
司马炎听完也没说什么,然后就问:朕听说,当时孙皓投降时,你和胡奋离建邺也很近是吧?
是。
那你和胡奋为何不先进城?
李羲就知道司马炎会这么问。
毕竟他们俩那时候距离建邺是真的很近。
李羲说道:那时候臣和胡将军麾下的士卒不多,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多人,臣当时害怕孙皓诈降,也怕人太少孙皓再度反叛,更怕无法及时控制住局面导致惨败,故而没有贸然去接受孙皓的投降。
李羲侃侃而谈一大堆,但说的确实都很有理,
哪怕是司马炎听着,也觉得当时就应该这么做,毕竟那时候李羲和胡奋麾下的人确实少。
嗯,你做的对,就应该这样做。
李羲忙施了一礼:谢陛下夸赞。
好了,你回去吧。
唯。
李羲施礼褪去。
司马炎皱眉思虑好一阵,才缓缓开口:照这样来看,王濬没错,倒是这个王浑···
此事,还是算了吧,都是灭吴功臣,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。
司马炎对此事也很头疼。
司马炎是谁都不想罚,毕竟都是功臣,处罚了哪一个都会让其余将领心寒。
何况王濬还没错。
其实司马炎也看出来了,这个王浑不断上书弹劾王濬就是觉得是王濬抢了他的灭吴大功。
想到这,司马炎揉了揉眉心,心中已经有了计量。
给王濬进爵,也给王濬升官,这样总能安抚住了吧。
第二天,圣旨下达。
封王濬为襄阳侯,王浑为征东大将军。
其实,两人都已经在灭吴后封赏过一次了。
王浑对此还是很不服气,不论如何两王的事暂且稳定住了,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不会还会再炸雷。
孙皓知道这件事后笑开花了,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灵光一现的想法还真让晋将领内斗了起来。
好在这件事没波及到其他将领,否则麻烦可就大了。
与此同时,王浑家中。
王浑升官了,但他并不高兴。
他想要的是功垂千秋的灭吴首功,此等小利岂能跟名传千古相提并论?
王濬,这事没完。
王浑不针对别人,就盯着王濬,因为如果是涉及到别人的话得罪的人就太多了,有点得不偿失。
通过这次封赏,俩人也暂时安稳下来了。
一切似乎都回归平静了,但平静之下却是更大的变动。
这天,司马炎潇洒一夜后,突然想到了自己那个蠢笨的儿子。
司马炎心血来潮,想考校一下他。
就挑选一些不算太重要的政事,交给司马衷让他处理。
没一会,政务就送到了司马衷那里。
司马衷一个傻憨憨,翻着看了一眼,就憨憨的说:这是何物啊?父皇这是何意啊?
旁边站着一个身着华贵衣裳的女子,毫无疑问她就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了。
哼。贾南风冷哼一声:父皇这是在考验你。
哦,那吾再看看。
说着,司马衷就继续翻看了起来。贾南风直翻白眼,吐槽道:你要是能看懂就好了。
司马衷也不生气,笑着说:无妨,再看看嘛。
司马衷除了先天傻外也没别的毛病,也分的清好坏。
在八王之乱中,嵇绍保护司马衷却反被石朝杀了,在杀之前,司马衷说,这是忠臣不要杀他。
但到底还是杀了。
血染到了司马衷身上,司马衷也不洗,说:这是嵇侍中的血,不要洗去。
他分的清忠奸,只是没能力去保护忠臣,更没能力除去奸佞之臣。
若不是有先天有毛病,不说会是什么有为之君了,最起码八王之乱不会爆发。
···
贾南风不再说什么,也懒得管他,开始找人替司马衷处理这些政务。
那些政务就司马衷的脑子肯定是做不好的,就只能找别代替喽。
第二天,司马炎就收到了贾南风送来的答案。
司马炎看完很高兴,在早朝上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。
李羲也在场,李羲在努力憋笑,谁不知道司马衷是啥人啊。
根本不可能把政务处理的这么好?
群臣虽然心知肚明,但都没没说破。
只有一人,和峤。
他上前一步,拱手道:陛下,太子圣质如初有淳古之风,恐难当大任啊。
和峤所言极是,司马炎也知道和峤的为人,清正廉洁直言敢言,正因如此司马炎很信任他。
和峤的一片苦心司马炎知道,司马炎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确实不行,但太子绝不能换。
这是司马炎的底线。
和峤。
司马炎冷喝一声,目光瞪向了和峤。
和峤叹口气,无奈至极。
司马炎大好的心情也因为和峤的发言一扫而空了。
朝会也早早的就结束了。
散朝后,卫瓘跟和峤走在一起。
卫瓘叹息道:你太急躁了,此举会引起陛下的不满。
吾不怕。
太子之事虽然重大,但你要是因此被陛下厌恶了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,此事还需慢慢来。
卫瓘也着急,但卫瓘知道此事急不得,因此他只是经常隐晦的点司马炎,并未说破过。
更不像和峤这样,直接在朝堂上说司马衷。
此事拖不得,吾不怕死。
卫瓘摇摇头:你啊你唉,罢了,随你便啊。
卫瓘是劝不住和峤了。
不过和峤是肯定不会死的,司马炎不昏,知道他是忠臣。
况且司马炎这个人很仁。
卫瓘摇着头渐渐走远,和峤则是在想要怎么劝说司马炎。
李羲在出了宫后,碰上了韩寿,韩寿笑呵呵的非要拉着李羲去喝酒。
韩寿是贾充的女婿,肯定是保太子一派,他一直来找李羲绝对不只是同乡叙旧这么简单。
李羲迟疑片刻,未答复是去还是不去,但韩寿又说:仆外舅想和将军叙叙旧。
听到这话,李羲心中瞬间就闪过了很多个想法,脸上也是出现了一抹动容。
没一会李羲就给予答复了,点点头说:本来吾还有事,但既然是太尉相邀,那就吾就只得推辞了手头上的事。
呵呵,那就随仆来吧。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